[发明专利]经颅磁刺激过程监测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37010.5 | 申请日: | 2022-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54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 发明(设计)人: | 崔栋;曹卫芳;焦青;郭永新;邱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N2/04 | 分类号: | A61N2/04;G06T7/00;G06T7/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赵翠香 |
| 地址: | 25011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经颅磁 刺激 过程 监测 系统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颅磁刺激过程监测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其中,系统包括:经颅磁刺激子系统、红外热像子系统及经颅磁刺激过程监控子系统;其中,经颅磁刺激子系统用于根据预设经颅磁刺激参数为目标对象的目标脑区部位提供经颅磁刺激信号;红外热像子系统用于在目标对象接受经颅磁刺激的过程中,获取目标对象头部的实时红外热像图;经颅磁刺激过程监控子系统用于控制经颅磁刺激子系统和红外热像子系统的工作过程,并基于实时红外热像图分析目标对象的头部的偏移定位信息。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经颅磁刺激过程中靶点偏移的问题,能够实时确定靶点偏移和各脑区的温度变化,提高经颅磁刺激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颅磁刺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经颅磁刺激过程监测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治疗过程中,患者会产生头部偏移,造成靶点偏移。目前使用机器人跟踪系统解决靶点偏移的问题,但是TMS机器人跟踪系统价格昂贵,很少用于TMS的临床治疗。
同时,TMS系统中刺激线圈的电阻不可忽略,连续工作时刺激线圈的发热问题难以避免,且由于刺激线圈靠近患者头部放置,刺激线圈过热不仅影响刺激效果,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颅磁刺激过程监测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解决了经颅磁刺激过程中靶点偏移的问题,能够实时确定靶点偏移和颅内脑区的温度变化,提高经颅磁刺激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经颅磁刺激过程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
经颅磁刺激子系统、红外热像子系统及经颅磁刺激过程监控子系统;
其中,经颅磁刺激子系统用于根据预设经颅磁刺激参数为目标对象的目标脑区部位提供经颅磁刺激信号;
红外热像子系统用于在目标对象接受经颅磁刺激的过程中,获取目标对象头部的实时红外热像图;
经颅磁刺激过程监控子系统用于控制经颅磁刺激子系统和红外热像子系统的工作过程,并基于实时红外热像图分析所述目标对象的头部的偏移定位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经颅磁刺激过程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的头部在经颅磁刺激过程中的红外热像图;
基于红外热像图进行图像重建,得到目标对象的头部轮廓位置图像;
分析头部轮廓位置图像在经颅磁刺激过程中的位姿变化量,确定目标对象的头部的偏移定位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经颅磁刺激过程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红外热像图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头部在经颅磁刺激过程中的红外热像图;
图像重建模块,用于基于红外热像图信息进行图像重建,得到目标对象的头部轮廓位置图像;
图像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头部轮廓位置图像在经颅磁刺激过程中的位姿变化量,确定目标对象的头部的偏移定位信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经颅磁刺激过程监测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经颅磁刺激过程监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未经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370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