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用户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36023.0 | 申请日: | 202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74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林元杰;陈纪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14;H04W68/00;H04W60/00;H04W5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赵赫文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线通信 方法 用户 设备 | ||
本发明的一方面可以提供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UE可以在无线通信网络中通过3GPP接入注册到5GS,其中UE可以在注册进程中接收到省电特征辅助信息,其中省电特征可以是PEIPS。UE可以通过3GPP接入建立紧急PDU会话。当紧急PDU会话建立时,UE可以停止应用省电特征辅助信息。当紧急PDU会话成功移出5GS 3GPP接入时,UE可以恢复应用省电特征辅助信息。通过利用本发明,可以更好地进行无线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无线通信系统,且尤其有关于利用具有辅助信息的寻呼提前指示(Paging Early Indication,PEI)或唤醒信号(Wake-Up Signal,WUS)的节能寻呼机制以用于紧急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或用于紧急承载(bearer)服务的封包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连接(紧急PDN连接)。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和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新无线电(New Radio,NR)移动电信系统提供高数据速率、低时延和更好的系统性能。在3GPP NR中,5G陆地NR接入网络(包括多个基站(比如下一代节点B(NextGeneration Node-B,gNB))与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多个移动站进行通信。由于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具有对多径衰落的鲁棒性、更高的频谱效率和带宽可放缩性,NR下行链路(Downlink,DL)无线电接入方案选择了OFDMA。通过基于各个用户现有的信道条件给各个用户分配系统带宽的不同子带(即,子载波组,表示为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来实现下行链路中的多址接入。在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和NR网络中,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用于下行链路调度。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用于下行链路数据。类似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用于携带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用于上行链路数据。此外,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Access Channel,PRACH)用于非基于竞争的RACH。
在蜂窝系统中广播信息的一个重要用途是为UE和gNB之间的通信建立信道。这通常称为寻呼。寻呼是无线网络在实际连接建立之前用来寻找UE的过程。寻呼用于提醒UE即将有会话到来(例如,移动终止的(mobile terminated)语音呼叫或下行链路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封包)。在大多数情况下,寻呼处理发生在UE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空闲模式或非活动模式时。这意味着UE需要监测网络是否正在向其发送寻呼消息,并且需要消耗一些能量来运行上述“监测”处理。在空闲/非活动模式期间,UE进入并保持在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周期中定义的睡眠模式。UE周期性地唤醒并监测PDCCH以检查寻呼消息的存在。如果PDCCH指示在子帧中传输寻呼消息,则UE解调寻呼信道以查看寻呼消息是否指向该U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360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