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层防护结构的耐高温线缆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34594.0 | 申请日: | 202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0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季娟;何跃龙;张进;蔡克龙;杨加荣;蒋贞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中佳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29 |
代理公司: | 江苏德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83 | 代理人: | 刘丽菲 |
地址: | 212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层 防护 结构 耐高温 线缆 | ||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防护结构的耐高温线缆,耐高温线缆包括包括电缆外层、电缆中层和电缆内芯,所述的电缆外层内部设有电缆中层,所述的电缆中层内设有电缆内芯,电缆中层和电缆内芯之间设有隔热气层,所述的电缆外层包括外层胶皮层和外层填充物,所述的电缆中层包括防护层、纤维层、阻燃层和内绝缘层,所述的电缆内芯包括主支撑垫管、导热芯、辅支撑垫管和导芯,通过多层次的方式,加强电缆的有效的强度,通过隔热气层来对外部的热量进行空气隔绝,并且在隔热气层内通过支撑管和导热芯增加电缆增加电缆的支撑强度和导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文属于多层耐高温线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层防护结构的耐高温线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等领域也在快速进步,随之带来的是电缆用量的增加,电缆通常是有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的种类有很多,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中而不同的领域中的使用环境是不一样的,因此对电缆也有着不同的要求。
但是现有的电缆因其结构设计不合理并不能在敷设后起到防断裂的作用,在电缆承受较大的力时很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从而导致电缆无法进行工作,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不便,并且线缆的外侧和内侧均无法保证线缆在高温下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防护结构的耐高温线缆,耐高温线缆包括包括电缆外层、电缆中层和电缆内芯,所述的电缆外层内部设有电缆中层,所述的电缆中层内设有电缆内芯,电缆中层和电缆内芯之间设有隔热气层,所述的电缆外层包括外层胶皮层和外层填充物,所述的电缆中层包括防护层、纤维层、阻燃层和内绝缘层,所述的电缆内芯包括主支撑垫管、导热芯、辅支撑垫管和导芯,通过多层次的方式,加强电缆的有效的强度,通过隔热气层来对外部的热量进行空气隔绝,并且在隔热气层内通过支撑管和导热芯增加电缆增加电缆的支撑强度和导热性能。
外层胶皮层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外层胶皮层内部通过外层填充物与电缆中层相连,可有效的增电缆外层的防护深度,可有效降低轻微的划伤或破损造成电缆的损坏。
电缆中层形状为三圆弧相交形状,电缆中层从外到内依次设有防护层、纤维层、阻燃层和内绝缘层,纤维层为陶瓷纤维布,通过圆弧的电缆中层可增加电缆中层的强度,保证中空的线缆内部防止过大的外力在电缆外层未损坏式造成电缆中层的损坏。
隔热气层为空气,隔热气层中心设有导热芯,所述的导热芯外侧与电缆中层的圆弧处均设有导芯,所述的导芯两侧均设有主支撑垫管,导芯顶部设有辅支撑垫管,通过隔热气层来实现热量的空气阻隔,从而放置外部的大量热量传导至导芯,并且再通过支撑垫管在对导芯实现中空的悬空。
主支撑垫管外侧分别与导芯、加强芯和内绝缘层相切,辅支撑垫管外侧一面与导芯相切,辅支撑垫管外侧另一面与内绝缘层相连,导热芯材质为绝缘导热管,导热内芯的中部为中空,通过导热芯从内部将线缆内部的热量进行传导,防止局部线缆热量过高的传导至内部又在线缆内部产生热量堆积,在铜管导热芯进行导出。
有益效果:
通过多层次的方式,加强电缆的有效的强度,通过隔热气层来对外部的热量进行空气隔绝,并且在隔热气层内通过支撑管和导热芯增加电缆增加电缆的支撑强度和导热性能。
可有效的增电缆外层的防护深度,可有效降低轻微的划伤或破损造成电缆的损坏。
通过圆弧的电缆中层可增加电缆中层的强度,保证中空的线缆内部防止过大的外力在电缆外层未损坏式造成电缆中层的损坏。
通过隔热气层来实现热量的空气阻隔,从而放置外部的大量热量传导至导芯,并且再通过支撑垫管在对导芯实现中空的悬空。
通过导热芯从内部将线缆内部的热量进行传导,防止局部线缆热量过高的传导至内部又在线缆内部产生热量堆积,在铜管导热芯进行导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中佳电器有限公司,未经镇江中佳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345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流直驱传动机构
- 下一篇:大通流避雷器氧化锌电阻片制备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