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砂浆干粉胶缓凝剂生产的输送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34061.2 | 申请日: | 202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1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卢固国;李风琴;卢金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超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42 | 分类号: | B65G65/42;B65G35/00;B02C4/08;B02C4/42 |
代理公司: | 安徽智鼎华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42 | 代理人: | 王婷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砂浆 干粉 缓凝剂 生产 输送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砂浆干粉胶缓凝剂生产的输送设备,包括机体以及位于机体上方位置的输料架,其中,机体同于对输料架进行支撑,输料架的内侧设置能够对输料架内部进行遮挡的盖板,输料架的上方位置设置用于进料的料斗,料斗可滑动放置于输料架的上方,且输料架的外侧具有能够限制料斗运动位置的凸起,机体的内侧设置用于进行缓凝剂输送的输送部,输送部包括:输送板,位于输料架的内侧,且与输料架为一体设置,输送板内侧设置钢带,钢带与输送板啮合,形成对钢带形状的限位。本发明在进行缓凝剂粉料的输送时,能够推动粉料进行整体位移,将粉料输送过程中与橡胶材料的接触转变为钢铁材料的接触,减少粉料的吸附残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缓凝剂生产输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砂浆干粉胶缓凝剂生产的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缓凝剂是一种降低水泥或石膏水化速度和水化热、延长凝结时间的添加剂。在商品混凝土中掺入缓凝剂的目的是为了延长水泥的水化硬化时间,使新拌混凝土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塑性,从而调节新拌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有机类缓凝剂大多对水泥颗粒以及水化产物新相表面具有较强的活性作用,吸附于固体颗粒表面,延缓了水泥和浆体结构的形成。无机类缓凝剂,往往是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难溶的薄膜,对水泥颗粒的水化起屏障作用,阻碍了水泥的正常水化,因此,缓凝剂具备一定的吸附能力,能够与水泥混合。
在缓凝剂生产过程中,大多通过输送带进行长距离的输送,但由于缓凝剂呈粉状,通过输送带进行输送时,与输送带外表面所贴合的缓凝剂会被吸附在输送带的外表面,会导致粉料一部分的残留,其次,在粉料进行堆积运输的过程中,输送带带动静止的粉料输送,导致粉料容易出现结块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砂浆干粉胶缓凝剂生产的输送设备,解决了目前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砂浆干粉胶缓凝剂生产的输送设备,包括机体以及位于机体上方位置的输料架,其中,机体同于对输料架进行支撑,所述输料架的内侧设置能够对输料架内部进行遮挡的盖板,所述输料架的上方位置设置用于进料的料斗,所述料斗可滑动放置于输料架的上方,且输料架的外侧具有能够限制料斗运动位置的凸起,所述机体的内侧设置用于进行缓凝剂输送的输送部,所述输送部包括:
输送板,位于输料架的内侧,且与输料架为一体设置,输送板内侧设置钢带,其中,钢带与输送板啮合,形成对钢带形状的限位;
推动部,均匀间隔设置于钢带的外表面,且推动部与输送板的外表面接触,所述推动部能够跟随钢带运动,所述推动部的下方位置设置有能够与推动部配合的震动组件,震动组件可摆动安装于输送板的底部;
下料组件,设置于料斗的下料位置,且所述下料组件的外侧设置连接结构,利用连接结构能够形成料斗、下料组件以及连接结构之间的同步运动;
驱动组件,设置于机体内侧,形成与钢带的连接,能够在工作时带动钢带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部还包括位于输料架内侧的弧形凸起,以及位于机体内部的拉簧,弧形凸起与输料架为一体成型,且弧形凸起在与推动部接触时能够挤压推动部使推动部形变,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料斗以及机体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料斗移动能够拉伸拉簧,通过拉簧能够使料斗复位,所述推动部能够与连接结构接触并带动连接结构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部包括:
安装架,固定于钢带表面,所述安装架的下方具有能够与输送板接触的刮板,其中,刮板能够推动位于输送板外表面的粉料运动;
连接块,固定于安装架内侧并于刮板接触,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设置电磁铁A,所述电磁铁A固定于连接块内部;
推块,固定于连接块外表面,所述推块延伸至输料架的内部,且所述推块能够与连接结构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超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国超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340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