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29794.7 | 申请日: | 2022-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2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帅;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12 | 分类号: | H01M50/112;H01M50/531;H01M50/503;H01M50/584;H01M50/51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戴弘 |
地址: | 52386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和电子设备,所述电池包括: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内设有容纳腔;隔离层,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隔离层包括绝缘片和设于所述绝缘片上的连接极耳,所述绝缘片的外周缘与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密封连接;电芯,包括叠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电芯单元和第二电芯单元,所述第一电芯单元与所述第二电芯单元之间设有所述隔离层,所述第一电芯单元和所述第二电芯单元通过所述连接极耳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电池续航和快速充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目前消费者不仅仅关注电池容量,对充电功率的需求,也从早期的18W提升到120W以上。然而,由于充电功率提升,充电电流增大,导致充电温升较高,因此目前几乎所有120W以上的电池均采用电芯串联结构来提升电池电压、降低电流来控制温升。但串联结构电池的空间利用率低,造成了较大比例的能量密度损失。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池和电子设备,至少解决目前用于电子设备的串联结构的大容量电池因空间利用率低导致较大比例的能量密度损失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包括:
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内设有容纳腔;
隔离层,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隔离层包括绝缘片和设于所述绝缘片上的连接极耳,所述绝缘片的外周缘与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密封连接;
电芯,包括叠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电芯单元和第二电芯单元,所述第一电芯单元与所述第二电芯单元之间设有所述隔离层,所述第一电芯单元和所述第二电芯单元通过所述连接极耳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电池,所述电池外壳设有用于传导电信号的极耳结构,所述第一电芯单元内的电极片或所述第二电芯单元内的电极片与所述极耳结构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电池,所述电池外壳的壳体与所述电芯的负极片电连接,所述电池外壳的极耳结构与所述电芯的正极片电连接;或
所述电池外壳的壳体与所述电芯的正极片电连接,所述电池外壳的极耳结构与所述电芯的负极片电连接;或
所述极耳结构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与所述电芯的正极片电连接,所述负极耳与所述电芯的负极片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电池,所述第一电芯单元和所述第二电芯单元均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离膜,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交替堆叠设置,且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设有所述隔离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电池,隔挡件,所述隔挡件的外周缘与所述电池外壳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隔挡件将所述电池外壳内部分隔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均设有所述电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电池,所述隔挡件为导电体,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所述电芯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的所述电芯相互并联。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电池,所述隔挡件为绝缘体,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所述电芯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的所述电芯相互串联。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电池,所述隔离层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嵌设于所述绝缘片且套设于所述连接极耳的外侧,所述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连接极耳和所述绝缘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电池,所述电池外壳的内侧面对应于所述绝缘片的位置凸设有环形连接部,所述绝缘片与所述环形连接部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电池,所述绝缘片包括铝箔层以及分别层压于所述铝箔层两侧的两层热封层,所述热封层与所述环形连接部热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297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