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样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29557.0 | 申请日: | 2022-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83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褚建光;牛睿;刘娟根;靳海军;张艳华;甄子明;董俊杰;刘毅;孔庆华;刘锐刚;杨建;姚梦凯;杨江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G01N1/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045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样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样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油样取样装置包括取样容器,连接待取样设备的出油口;箱体,内设多个取样容器储存格;其中,取样容器储存格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且第一框体设置在第二框体内;第一框体存放取样容器;第二框体设置至少一个恒温加热片,恒温加热片对取样容器进行加热;第一框体的底部开设第一通道,第二框体的底部开设第二通道;漏油接盘,设置在箱体的底部,可抽拉取出;漏油接盘接收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流出的油。本发明在油样的接取、运输过程中提高了工作质量、工作效率,获得了更好的检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油样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检测设备的油化分析用来监测大型电力充油设备如:电力变压器、互感器、开关等电厂及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判断是否存在潜伏性的过热、放电等故障,及时提供与设备维护、检修等有关的信息,以保障电网安全有效运行。
电力系统中所用到的油不仅起到对与之有关的发电设备的润滑作用,还能在对供电设备进行液压控制和有效的绝缘等方面起到作用。经过化验电力系统中所用的油,及时发现系统中潜在的隐患,然后针对具体的问题和不足制定出一定的解决办法,有效地避免这些将要发生的安全问题,减少故障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危害。油务化验工作在整个电力用油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化验工作需要我们的高度重视,也需要我们对它不断地进行技术改进和方法革新。
油质试验的目的就是检测电力用油的质量。电力用油中含有的气体、固体杂质和水会对人的身体和设备造成损坏,所以我们要加强清除有害成分。所以在油务化验工作方面还需要新技术的研发和多方面的使用。比如说在检测方面,需要多多研发一些简单而且有效的方法进行检测和检验工作。而现有的检测/检验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如下:设备老化,油样中存在气泡,密封性不强和精确度不高,影响后续检测结果。
综上所述,现亟需提高用油设备的检测力度,并且改进检测工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样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样取样装置,包括:
取样容器,连接待取样设备的出油口;
箱体,内设多个取样容器储存格;其中,所述取样容器储存格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且所述第一框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框体内;所述第一框体存放所述取样容器;所述第二框体设置至少一个恒温加热片,所述恒温加热片对所述取样容器进行加热;所述第一框体的底部开设第一通道,所述第二框体的底部开设第二通道;
漏油接盘,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可抽拉取出;所述漏油接盘接收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内流出的油。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容器和所述待取样设备的出油口之间设置连通组件,所述连通组件包括出油接口和连接管,所述出油接口连接所述待取样设备的出油口,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出油接口和所述取样容器,且所述连接管设置放油阀。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之间设置至少一组转动连接组件。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轴承、转轴和第二轴承,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二框体。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壁设置至少一组防滑元件。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的底部设置缓冲部。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中轴线重合。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还包括超声波清洗槽,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295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