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半球形谐振腔的双通带耦合滤波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28504.7 | 申请日: | 2022-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93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钢;杨欣雨;冯帅;陈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P1/207 | 分类号: | H01P1/207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罗运红 |
| 地址: | 21004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半球形 谐振腔 双通带 耦合 滤波器 | ||
1.一种基于半球形谐振腔的双通带耦合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该滤波器结构包括第一半球形谐振腔(100),第二半球形谐振腔(200),公共圆形金属底面(300)设置在第一半球形谐振腔(100)与第二半球形谐振腔(200)之间构成球形谐振腔;第一半球形谐振腔(100)设置在公共圆形金属底面(300)的上部,第二半球形谐振腔(200)设置在公共圆形金属底面(300)的下部;所述公共圆形金属底面(300)上设置有分布于公共圆形金属底面(300)两条互相垂直直径上的通孔;并且,所述球形谐振腔上下对侧设置有输出端口和输入端口,并且,所述输出端口和输入端口位于球形谐振腔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半球形谐振腔的双通带耦合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两个第一通孔部(310)、两个第二通孔(320)、两个第三通孔(330)、两个第四通孔(340),所述两个第一通孔(310)和两个第三通孔(330)对称排列于公共圆形金属底面(300)第一直径上,所述两个第二通孔(320)和两个第四通孔(340)对称排列于公共圆形金属底面(300)第二直径上,所述第一直径和第二直径垂直;
所述两个第一通孔(310)和两个第三通孔(330)分别位于公共圆形金属底面(300)圆心两侧;所述两个第二通孔(320)和两个第四通孔(340)分别位于公共圆形金属底面(300)圆心两侧,并且,两个第三通孔(330)与公共圆形金属底面(300)圆心的距离小于两个第一通孔(310)与公共圆形金属底面(300)圆心的距离;两个第四通孔(340)与公共圆形金属底面300圆心的距离小于两个第二通孔(320)与公共圆形金属底面(300)圆心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半球形谐振腔的双通带耦合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部310、两个第二通孔320、两个第三通孔330、两个第四通孔340分别为矩形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半球形谐振腔的双通带耦合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输入端口包括第一输入端口(510)和第二输入端口(520);
所述第一输入端口(510)包括同轴探针和第一同轴馈电接头(410),第一同轴探针沿着与公共圆形金属底面(300)平行的方向插入第一半球形谐振器(100)内部,并且位于第一半球形谐振器(100)下部,第一同轴馈电接头(410)设置在第一同轴探针外侧端上;
第二输入端口520包括第二同轴探针和第二同轴馈电接头420,第二同轴探针沿着与公共圆形金属底面(300)平行的方向插入第一半球形谐振器(100)内部,并且位于第一半球形谐振器(100)下部,第二同轴馈电接头(420)设置在第二同轴探针外侧端上;
第一同轴探针沿着与公共圆形金属底面(300)平行的方向和第二同轴探针沿着与公共圆形金属底面(300)平行的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同轴探针在公共圆形金属底面(300)上的投影位于第一直径上,第二同轴探针在公共圆形金属底面(300)上的投影位于第二直径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半球形谐振腔的双通带耦合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输出端口包括第一输出端口(610)和第二输出端口(620);
所述第一输出端口(610)包括第三同轴探针和第三同轴馈电接头(430);第三同轴探针沿着与公共金属底面(300)平行的方向插入第二半球形谐振器(200)内部,并且位于第二半球形谐振器(200)上部,第三同轴馈电接头(430)设置在第三同轴探针外侧端上,
所述第二输出端口(620)包括第四同轴探针和第四同轴馈电接头(440);第四同轴探针沿着与公共金属底面(300)平行的方向插入第二半球形谐振器(200)内部,并且位于第二半球形谐振器(200)上部,第四同轴馈电接头(440)设置在第四同轴探针外侧端上;所述第三同轴探针和第四同轴探针在公共圆形金属底面(300)上的投影关于第一同轴探针在公共圆形金属底面(300)上的投影对称;并且,第三同轴探针和第四同轴探针与第一同轴探针和第二同轴探针相对,位于球形谐振腔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285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特殊装夹通信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