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芯衰减程度辨识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20351.1 | 申请日: | 202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9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鹏;陈晓华;赵恩海;严晓;宋佩;赵健;蔡宗霖;丁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玫克生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92 | 分类号: | G01R31/392;G01R31/3835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国祥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衰减 程度 辨识 方法 装置 介质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芯衰减程度辨识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所述电芯衰减程度辨识方法包括:获取不同循环次数下的电芯数据;基于所述电芯容量和所述电芯电压,获取所述电芯电压对应的容量差分值;基于所述电芯电压和所述容量差分值,获取所述容量差分值的骤增集合和所述骤增集合对应的电压集合;基于所述骤增集合和所述电压集合,对所述电芯的衰减程度进行辨识,以获取所述电芯在不同循环次数下的衰减程度辨识结果。所述电芯衰减程度辨识方法能够无须借助其它专门的测试设备即可实现电芯衰减程度的辨识,从而降低辨识电芯衰减程度的成本,并且由于不再需要其它测试设备,因此能够简化辨识电芯衰减程度的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电芯衰减程度辨识方法、电芯衰减程度辨识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我国储能电站的主流电池技术。锂电池以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特点,成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电站的首选能量来源。但随着锂电池的长期使用,锂电池的容量衰减问题严重制约着锂电池的性能。由于目前针对锂电池衰减的分析方法,一般都是通过专门的设备进行测试,并且还需要对电池进行完整的满充或满放后才能分析,因此目前针对电池衰减的分析方法存在成本高、分析过程繁琐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衰减程度辨识方法、电芯衰减程度辨识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衰减的分析方法存在成本高、分析过程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芯衰减程度辨识方法,应用于电池仿真系统,所述电芯衰减程度辨识方法包括:获取不同循环次数下的电芯数据,所述电芯数据包括电芯容量和所述电芯电压;基于所述电芯容量和所述电芯电压,获取所述电芯电压对应的容量差分值;基于所述电芯电压和所述容量差分值,获取所述容量差分值的骤增集合和所述骤增集合对应的电压集合;基于所述骤增集合和所述电压集合,对所述电芯的衰减程度进行辨识,以获取所述电芯在不同循环次数下的衰减程度辨识结果。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电芯电压对应的容量差分值的实现方法包括:基于电压单元、所述电芯容量和所述电芯电压,获取所述电芯电压在所述电压单元的变化下对应的容量差分值。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对所述电芯的衰减程度进行辨识的一种实现方法包括:对所述骤增集合和所述电压集合进行拟合处理,以获取所述电芯的拟合斜率;基于所述拟合斜率和基准斜率,获取所述电芯在不同循环次数下的衰减程度辨识结果。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拟合斜率通过下式获得:
Q=m1×U+m0
其中,m1为所述拟合斜率,m0为截距参数,U为所述电压集合中的电压,Q为所述骤增集合中的容量差分值。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电芯在不同循环次数下的衰减程度辨识结果的实现方法包括:基于所述拟合斜率和所述基准斜率,获取所述电芯在不同循环次数下的衰减系数,所述衰减系数由下式表达:
其中,k表示所述衰减系数,m1表示所述拟合斜率,mb表示所述基准斜率;基于所述电芯在不同循环次数下的衰减系数,获取所述电芯在不同循环次数下的衰减程度辨识结果。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对所述电芯的衰减程度进行辨识的一种实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骤增集合中容量差分值的累计值;基于所述累计值,获取所述电芯在不同循环次数下的衰减程度辨识结果。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获取不同循环次数下的电芯数据的实现方法包括:获取不同时刻下的电芯电流;基于所述不同时刻下的电芯电流,获取不同时刻下的电芯容量累计变化量,其中t时刻的所述电芯容量累计变化量用下式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玫克生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玫克生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203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