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基与管片连接方法及其连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19395.2 | 申请日: | 202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4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呼佳;周勇;邹育;朱宏海;赵品祥;高鲲;苟波;周明亮;倪安斌;杨朋;林捷昂;王宝峰;罗伟洲;刘柏龄;陈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8 | 分类号: | E21D11/08;E02D27/1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方清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管片 连接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桩基与管片连接方法及其连接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管片上预留管孔,在管孔中安装孔口管;S2、在孔口管中打入桩基,将孔口管伸出管片的部分切除;S3、在孔口管端部连接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将桩基限制在孔口管内;S4、在管孔口部安装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与管片连接,第二挡板将孔口管和桩基限制在管孔内。第一挡板与孔口管端部连接,使桩基被限制在孔口管内,第一挡板对桩基形成第一道安全保障,第二挡板与管片连接,将孔口管和桩基限制在管片内,对桩基形成第二道安全保障,从而实现了微型桩加固施工中桩基与管片的稳固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桩基与管片连接方法及其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隧底位于溶洞、软土、液化砂层等不良地层时,盾构隧道往往需要进行加固处理,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地面加固,但由于城市隧道一般在现状市政道路或者建构筑物下方穿行,受地面交通、管线、建构筑物等条件限制,大部分情况下无法实施地面加固。
洞内微型桩加固可以解决现有加固存在的问题,但由于隧道内水土压力较大,桩基与盾构隧道预制管片难以进行连接固定,从而难以实现洞内微型桩加固。
所以,目前需要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桩基与隧道管片无法进行稳定连接,从而难以实现盾构隧道洞内微型桩加固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桩基与隧道管片无法进行稳定连接,从而难以实现盾构隧道洞内微型桩加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桩基与管片连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桩基与管片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管片上预留管孔,在管孔中安装孔口管;
S2、在孔口管中打入桩基,将孔口管伸出管片的部分切除;
S3、在孔口管端部连接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将桩基限制在孔口管内;
S4、在管孔口部安装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与管片连接,第二挡板将孔口管和桩基限制在管孔内。
本发明一种桩基与管片连接方法,在隧道管片上设置管孔,并在管孔中安装孔口管,通过孔口管穿透管片打入桩基至稳定地层,孔口管端部与防喷装置相连,避免桩基施工过程中岩层泥浆发生喷涌,在桩基打入预定深度后,在孔口管端部连接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将桩基限制在孔口管内,对桩基形成第一道安全保障,然后在管片上连接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将孔口管和桩基限制在管片内,对桩基形成第二道安全保障,从而实现了微型桩加固施工中桩基与管片的稳固连接,而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是限制桩基沿轴向方向的位移,降低了桩基的安装精度要求,增大了微型桩加固施工的容错率,提升了加固施工的成功率。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步骤S1中,所述管孔为预制螺纹孔,采用预制的方法在管片上预留与所述孔口管适配的螺纹孔管。在管片制造过程中,通过预制的方式在管片上预留管孔,避免在加固过程中临时对管片进行破坏性操作,减少加固过程中可能会对管片造成的损伤,提升隧道管片的结构强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步骤S1中,管片预制过程中在管孔口部设置沉头槽,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沉头槽嵌套配合。第二挡板在管片上安装后,第二挡板能够完全嵌入到沉头槽内,避免第二挡板对隧道内其他结构造成干涉。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步骤S1中,在沉头槽底部预设连接套筒,所述第二挡板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连接套筒螺纹连接。管片预制过程中,在沉头槽内预埋连接套筒,并在第二挡板上设置连接孔,第二挡板安装时,在连接孔中打入膨胀螺栓,膨胀螺栓与管片内的连接套筒固定,从而实现了第二挡板在管片上的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步骤S2中,孔口管切除后,孔口管端部位于管孔内。确保在管孔口部为第二挡板预留足够的安装空间,使第二挡板能够嵌入到沉头槽内进行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93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