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控匹配网络、射频通信设备及调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17184.5 | 申请日: | 2022-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9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任骏;高安明;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星曜半导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401 | 分类号: | H04B1/401;H03H7/38 |
| 代理公司: | 上海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48 | 代理人: | 陈少凌 |
| 地址: | 325038 浙江省温州市浙南科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控 匹配 网络 射频 通信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控匹配网络、射频通信设备及调控方法,包括:与滤波器串联的固定匹配网络和第一开关,构成第一信号链路,所述第一信号链路包括多条;以及,串联的辅助匹配网络和第二开关,构成第二信号链路;在载波聚合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信号链路和所述第二信号链路并联,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或所述第二开关的开闭状态改变所述滤波器的匹配网络。本发明通过添加辅助匹配网络,并通过改变开关工作状态,使得每个滤波器对应的匹配网络变得可调控,使匹配网络在载波聚合工作模式下发挥其最优阻抗匹配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载波聚合工作模式下各滤波器对应链路带内插入损耗恶化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调控匹配网络、射频通信设备及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滤波器通常连接固定匹配网络,此种连接方式使得匹配网络不可调控。当只有单个滤波器工作时,固定匹配网络可发挥其最佳效果并使得对应的链路在通带内具有较小的插入损耗。但是在载波聚合的工作状态下,多个滤波器需要同时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现有技术将无法提供最优的阻抗匹配,具体表现为在载波聚合工作模式下通带内的插入损耗相对于单个滤波器工作模式下剧烈恶化。
如图1所示,以一个典型的接收模组DiFEM为实施例,需要强调的是,在实际射频前端模组产品中,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DiFEM接收模组,可以是集成了多个滤波器的大多数射频前端模组、发射模组和/或接收模组。其中,BPF为带通滤波器;Fixed MN为固定匹配网络;Switch为开关;ANT为天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控匹配网络、射频通信设备及调控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调控匹配网络,包括:
与滤波器串联的固定匹配网络和第一开关,构成第一信号链路,所述第一信号链路包括多条;
以及,串联的辅助匹配网络和第二开关,构成第二信号链路;
在载波聚合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信号链路和所述第二信号链路并联。
优选地,所述固定匹配网络的数量与所述滤波器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固定匹配网络一一对应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信号链路包括一条或多条。
优选地,所述固定匹配网络或所述辅助匹配网络包括电容和/或电感。
优选地,所述固定匹配网络或所述辅助匹配网络的结构包括:“Π”型结构;
所述“Π”型结构包括:
第一电容/电感,所述第一电容/电感的两端分别作为所述固定匹配网络或所述辅助匹配网络的输入端、输出端;
第二电容/电感,所述第二电容/电感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固定匹配网络或所述辅助匹配网络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电感之间,另一端接地;
第三电容/电感,所述第三电容/电感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固定匹配网络或所述辅助匹配网络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电感之间,另一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固定匹配网络或所述辅助匹配网络的结构包括:“L”型结构;
所述“L”型结构包括:
第四电容/电感,所述第四电容/电感的两端分别作为所述固定匹配网络或所述辅助匹配网络的输入端、输出端;
第五电容/电感,所述第五电容/电感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固定匹配网络或所述辅助匹配网络的输入端或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电感之间,另一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固定匹配网络或所述辅助匹配网络的结构包括:“T”型结构;
所述“T”型结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星曜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星曜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71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