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刺绿绒蒿浸种液及种子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15796.0 | 申请日: | 202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3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任东升;吴建;鲁有均;黄鹏;唐鑫;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诺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12 | 分类号: | A01N43/12;A01N45/00;A01N61/00;A01P21/00;A01G22/60;A01C1/06;A01G24/28;A01G24/15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伦厚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李红灵 |
地址: | 850030 西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刺绿绒蒿 浸种 种子 育苗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刺绿绒蒿浸种液,它是由高山草甸腐殖质浸提液与赤霉素混合而成,其配比是每1L浸提液与50mg赤霉素混合。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浸种液的用途,及一种多刺绿绒蒿种子育苗方法。本发明浸种液,能够显著加快多刺绿绒蒿种子低温层积过程中解除休眠和种子胚的发育进程,对打破种子休眠效果良好。本发明育苗方法,种子处理时间短,缩短了育苗时间,而且多刺绿绒蒿发芽率高、种苗生长一致,形态良好,移栽成活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刺绿绒蒿浸种液及种子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 Hook.)为罂粟科绿绒蒿属一年生草本,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高山植物。多刺绿绒蒿具有解热、止痛、接骨、活血化瘀的功能,多用于治疗头伤、骨折、跌打损伤等症。据药学教科书《晶珠本草》记载:“才温味苦可清骨中之热,是治头骨骨折的甘露”。
近年来,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多刺绿绒蒿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分布范围和种群密度均逐渐缩小,面临着自然资源日渐枯竭的危险。现已列入我国《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濒危程度为近危。因此,急需开发多刺绿绒蒿人工驯化栽培技术。
人工栽培需要大量种苗,但多刺绿绒蒿种子具有较强的休眠特性,自然条件下萌发率低、萌发时间长,得到种苗较为困难。目前国内对于多刺绿绒蒿的研究多为药用成分和药效方面,关于种子萌发机制、育苗的研究报道较少,难以满足规模化栽培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刺绿绒蒿浸种液及种子育苗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刺绿绒蒿浸种液,它是由高山草甸腐殖质浸提液与赤霉素混合而成,其配比是每1L浸提液与50mg赤霉素混合;
其中所述浸提液的制备方法为:取多刺绿绒蒿分布地的草甸下腐殖质,加入1-1.5倍体积的水,浸泡24-48小时,过滤,即得。
其中,所取腐殖质为草甸下,距地表10-15cm处的腐殖质;和/或,制备浸提液时,加入1.2倍体积的水,浸泡48小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浸种液在打破多刺绿绒蒿种子休眠、种子育苗中的用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刺绿绒蒿种子育苗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取多刺绿绒蒿成熟种子,用上述浸种液浸泡24-48小时;
(b)浸泡后,取出种子进行低温层积;
(c)播种,苗期管理、炼苗、移栽即可。
其中,步骤a)中,浸泡时间为24小时。
其中,步骤a)中,所述多刺绿绒蒿成熟种子的获取方法为:在果荚变褐,开裂时采集种子,进行室内阴干,脱粒,去除杂质。
其中,步骤b)中,所述低温层积的方法为:将种子与草炭土混合,层积温度为3-5度,层积时间为40-60天。
其中,所述低温层积的方法为:将种子放置于无纺布袋,系紧后放入纱网袋中。在泡沫箱内垫3-5cm厚的湿润草炭土,将装种子的纱网袋铺在上方,再在纱网袋上方覆盖5-10cm厚的草炭土进行层积,基质湿度为60-90%。
其中,步骤c)中,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咯菌腈包衣;
进一步地,咯菌腈包衣的方法为:用母液为62.5g/L的咯菌腈溶液稀释50-500倍,浸泡种子1-2min,种子干燥后在外部形成一层包衣。
其中,步骤c)中,所述播种的方法为:
将按照草炭土:蛭石:珍珠岩为2:1:1比例混匀的基质装填入育苗方盘内,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方盘内,后用过16号细筛的草炭土覆盖0.3-0.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诺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藏诺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57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