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外框柱与内支撑节点冲突的施工体系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15733.5 | 申请日: | 202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6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朱明华;张秀川;胡长辉;金泰羽;王献冬;张诚;刘明军;殷芳卯;王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29/05;E04B1/00;E04G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高雅男;王灵灵 |
地址: | 10010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外框柱 支撑 节点 冲突 施工 体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外框柱与内支撑节点冲突的施工体系及施工方法,属于深基坑内支撑施工技术领域,施工体系包括基坑内支撑、预埋安装管、主体外框柱、连接支腿、内支撑加腋梁、补强板、U型箍筋和补强钢筋;预埋安装管固设在基坑内支撑内;主体外框柱设置在预埋安装管内;连接支腿间隔设置在预埋安装管的外壁上;内支撑加腋梁设置在基坑内支撑的前后两侧面;补强板固设在内支撑加腋梁的外壁上;U型箍筋的两立筋分别与补强板、预埋安装管固连;补强钢筋固设在预埋安装管的内壁。本发明通过预埋安装管,为主体外框柱提供安装位置,结构简单,施工工序少,避免了主体结构设计和基坑支护设计大范围变更,提高施工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深基坑内支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解决外框柱与内支撑节点冲突的施工体系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框架-核心筒结构能够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使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增强,加大建筑物的承受力,提升抗震效果,而且由于钢材强度高,可以有效减少柱体截面,增加建筑使用面积,这一结构不仅可以改变传统施工方式工期较长的问题,还能提升传统浇筑方式导致建筑在品质和成本及速度逐渐不能满足现今社会需求的问题,因此框架-核心筒结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城市用地越来越紧缺、超高层建筑迅速发展,超深基坑工程及复杂基坑工程日益增多,当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柱体外框柱与基坑内支撑存在位置冲突时,现有施工技术往往需要对主体结构设计和基坑支护设计大范围变更,降低施工效率,增加施工难度,延误施工工期。因此如何解决外框柱与内支撑节点冲突是摆在工程技术人员的一个新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外框柱与内支撑节点冲突的施工体系及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外框柱与内支撑节点冲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解决外框柱与内支撑节点冲突的施工体系,包括基坑内支撑、预埋安装管、主体外框柱、连接支腿、内支撑加腋梁、补强板、U型箍筋和补强钢筋;所述预埋安装管固设在基坑内支撑内;所述主体外框柱设置在预埋安装管内;所述连接支腿间隔设置在预埋安装管的外壁上;所述内支撑加腋梁设置在基坑内支撑的前后两侧面;所述补强板固设在内支撑加腋梁的外壁上;所述U型箍筋的两立筋分别与补强板、预埋安装管固连;所述补强钢筋固设在预埋安装管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预埋安装管与主体外框柱之间设置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预埋安装管中心线与主体外框柱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加腋梁对应预埋安装管设置,且其正对预埋安装管的外侧边为直边。
进一步地,所述补强板为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U型箍筋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U型箍筋的两立筋分别与补强板外壁、预埋安装管内壁焊接连接;横筋与基坑内支撑顶面贴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腿为工字钢。
进一步地,所述补强钢筋竖向间隔焊接在预埋安装管左右两侧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基坑内支撑内还设有格构柱。
一种解决外框柱与内支撑节点冲突的施工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各构件设计加工;
步骤二、在预埋安装管的外壁焊接连接支腿;
步骤三、在基坑内支撑内设置预埋安装管;
步骤四、进行基坑内支撑和内支撑加腋梁的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
步骤五、在内支撑加腋梁侧壁安装补强板,然后进行U型箍筋、补强钢筋的安装,最后在预埋安装管内进行混凝土浇筑;
步骤六、破除预埋安装管内的混凝土,然后剔除U型箍筋、补强钢筋及补强板,将主体外框柱吊至预埋安装管处,再缓缓放入预埋安装管内,最后进行主体外框柱的混凝土浇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57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