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控挠电混合驱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15613.5 | 申请日: | 202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4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邓妍;邹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贾瑞华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控 混合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控挠电混合驱动装置,涉及智能控制领域,包括:光电转换单元、挠电作动单元;在光信号的作用下,光电转换单元产生光生伏特效应,得到自由电荷,自由电荷传输至挠电作动单元,挠电作动单元产生非均匀电场,并引起电‑力耦合效应,进而产生控制力作用于被控制结构,以对被控制结构进行驱动和控制,通过利用光‑电‑力能量转换机制实现了非接触式挠电驱动,无需高压及强磁发生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控挠电混合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结构正朝着小型化和功能化的方向发展,对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常用的压电材料需经历较为苛刻的高温高压预极化过程,存在退极化及老化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材料的使用寿命。与压电材料相比,挠电材料不需要预极化、不受材料对称性和居里温度的限制,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挠电驱动是通过施加电信号,基于逆挠电效应产生控制力和控制力矩,可对结构进行精确驱动控制。然而,这种驱动方式需要外接一个电激励信号源,无法进行非接触式驱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控挠电混合驱动装置,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实现非接触式挠电驱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光控挠电混合驱动装置,与被控制结构连接,所述光控挠电混合驱动装置包括:
光电转换单元,用于在光信号作用下产生光生伏特效应,得到自由电荷;
挠电作动单元,分别与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的两端连接,且与被控制结构相连,用于分别接收所述光电转换单元两端传输的自由电荷,并在两组自由电荷的作用下,产生控制力并作用于所述被控制结构,以对被控制结构进行驱动和控制。
可选地,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包括:
正电极模块,为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的一端;
负电极模块,为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的另一端;
光电转换模块,设置有所述正电极模块、负电极模块,用于在所述光信号作用下产生光生伏特效应,得到自由电荷,在所述正电极模块上聚集正电荷,在所述负电极模块上聚集负电荷。
可选地,所述挠电作动单元包括:
正电极层,与所述正电极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正电荷;
负电极层,与所述负电极模块连接,用于接收负电荷;
挠电层,为具有挠电特性的工程材料,设置在所述正电极层及负电极层之间;
所述被控制结构设置所述正电极层上或所述负电极层上;在所述正电极层上的正电荷与负电极层上的负电荷的作用下,所述挠电作动单元产生控制力并作用于所述被控制结构。
可选地,所述挠电作动单元还包括:
粘合层,用于将所述挠电作动单元与所述被控制结构粘合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光信号为日光。
可选地,所述光控挠电混合驱动装置还包括:
光信号产生单元,用于发射所述光信号至所述光电转换单元。
可选地,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为锆钛酸铅镧光电陶瓷;所述光信号为紫外光。
可选地,所述挠电作动单元数量为多个,各所述挠电作动单元并联连接在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的两端,且与被控制结构相连。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下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56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