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妇科栓剂送药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13630.5 | 申请日: | 202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91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虹姝;吴安迪;王浩;鞠树明;杨迪;杨阳;宫平;闫石;辛春娣;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李红媛 |
地址: | 15008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妇科 栓剂 送药器 | ||
一种妇科栓剂送药器,涉及一种栓剂送药器。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妇科栓剂送药器结构使得患者本人无法独立操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妇科栓剂送药器通过气囊撑开扩张阴道可以提高给药效率;通过一个手动充气球和两个阀门以及泄气阀的切换可以自如的进行不同步骤的操作,第一送气管和第二送气管均为软管且长度保证患者的手可以够到手动充气球以及阀门,这个操作过程患者自己即可完成,无需别人的帮助,且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本发明的妇科栓剂送药器体积较小,便于收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栓剂送药器。
背景技术
栓剂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供腔道内给药的固体制剂。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塞入腔道后,在体温下能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逐渐释放药物而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按给药途径分类分为直肠用、阴道用、尿道用栓剂等。其中阴道用栓剂用于治疗妇科疾病,药物与病灶处接触面积更大、治疗效果好,因而达到广泛的应用。目前使用栓剂都会配备送药器,送药器使用起来比较卫生且方便。目前市面上的栓剂送药器种类很多,但是都需要其他人操作,患者本人无法独立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妇科栓剂送药器结构使得患者本人无法独立操作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妇科栓剂送药器。
本发明的妇科栓剂送药器是由输送筒1、气囊2、活塞3、第一送气管4、给药管5、手动充气球6、第二送气管7、泄气阀8、第一阀门9和第二阀门10组成;
所述的输送筒1的外壁固定气囊2,气囊2的底部与第二送气管7的一端连通,第二送气管7的另一端与第一送气管4的一端连通,第一送气管4共有3个开口端,另外两个开口端分别与输送筒1的一端和手动充气球6的出气口连通,第一送气管4靠近手动充气球6处设置泄气阀8,第一送气管4靠近输送筒1处设置第二阀门10,第二送气管7上设置第一阀门9;活塞3设置在输送筒1的内腔中且为滑动连接,活塞3远离第二阀门10的一端为弧形结构且为向第二阀门10的方向凸起;输送筒1远离第二阀门10的一端为敞口结构且筒外壁设置外螺纹,所述的给药管5设置内螺纹且与输送筒1的外螺纹相匹配,给药管5的前端设置出药口,给药管5的前端为圆弧形结构;
所述的第一送气管4和第二送气管7均为软管。
本发明的妇科栓剂送药器的使用方法为:本发明的给药管5为一次性产品,更加卫生,首先取下给药管5,然后从输送筒1的开口端将药物放入内腔中,药物会落在活塞3上,活塞3远离第二阀门10的一端为弧形结构,与大多数的固体栓剂形状类似,便于放置药物,将给药管5通过螺纹和输送筒1的开口端固定在一起,关闭泄气阀8和第二阀门10,打开第一阀门9,患者自行将给药管5的前端插入阴道中,手动控制手动充气球6对气囊2进行充气,使气囊5撑开扩张阴道当患者感觉压力适宜时关闭第一阀门9,然后打开第二阀门10,手动控制手动充气球6对输送筒1内腔中进行充气推动活塞3滑动,从而带动药物从给药管5的前端的出药口出药进入到阴道中,关闭第二阀门10使药物在阴道内停留一定时间,打开第一阀门9和泄气阀8,气囊2开始泄气,泄气结束后拔出妇科栓剂送药器即可,下次使用时换新的给药管5。
本发明的妇科栓剂送药器通过气囊5撑开扩张阴道可以提高给药效率;通过一个手动充气球6和两个阀门以及泄气阀的切换可以自如的进行不同步骤的操作,第一送气管4和第二送气管7均为软管且长度保证患者的手可以够到手动充气球6以及阀门,这个操作过程患者自己即可完成,无需别人的帮助,且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本发明的妇科栓剂送药器体积较小,便于收纳。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妇科栓剂送药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为一种妇科栓剂送药器,如图1所示,具体是由输送筒1、气囊2、活塞3、第一送气管4、给药管5、手动充气球6、第二送气管7、泄气阀8、第一阀门9和第二阀门10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未经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36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逆变电源系统
- 下一篇:电子级六氯乙硅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