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类零件校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13563.7 | 申请日: | 202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3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郝建军;郭治铭;刘子涛;高廷成;左茂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51/00 | 分类号: | B21C51/00;B21D3/00;G01B21/00;G01B21/2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陆瑞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类零件校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检测数据并获得管类零件的内孔初始直线度和管类零件的外圆初始直线度及所检测截面的圆心坐标;步骤二、通过截面圆心坐标建立内孔直线度和外圆直线度关系;步骤三、计算截面满足内孔直线度的外圆截面圆心坐标校正角度范围和校正后的距离范围;步骤四、校正管类零件并判断校正是否合格;步骤五、验证。本发明整体优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校直效率,生产节拍时间缩短,降低校直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类零件校直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类零件校直方法。
背景技术
校直机是针对机械行业中普遍使用的管类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热变形和运输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产生变形而进行校直的设备,而校直效率高或低是评价校直机性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校直机在整个校直过程中,分为检测过程和校正过程,通过检测过程和校正过程交替进行,对管类零件进行校正,直到校正合格为止。
但是,在管类零件检测过程中,需要对管类零件的内孔标定多个截面,再依次对多个截面进行检测,直到所有截面检测完毕后,才能拟合评定内孔直线度,再将管类零件安装在校直机上进行校正,校正后,还需要再次对校正后的管类零件进行检测,得到校正后的内孔直线度,与首次得到的内孔直线度进行对比,一致则管类零件为校正合格,不一致,则对管类零件继续校正。
因此,管类零件在校直过程中,需要反复的进行检测和校正,不但步骤繁琐,而且还严重影响整个校直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校直效率的管类零件校直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类零件校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检测数据并获得管类零件的内孔初始直线度和管类零件的外圆初始直线度及所检测截面的圆心坐标:对管类零件的内孔和外圆分别标定多个内孔截面和外圆截面,所述内孔截面和外圆截面相对应且位于同一平面,并对每个内孔截面和外圆截面分别进行数据检测,通过每个内孔截面检测的数据拟合出对应的内孔截面圆心坐标,并由所有内孔截面圆心坐标采用直线度评定准则获得内孔初始直线度;以及通过每个外圆截面检测的数据拟合出对应的外圆截面圆心坐标,并由所有外圆截面圆心坐标采用直线度评定准则获得外圆初始直线度;
步骤二、通过截面圆心坐标建立内孔直线度和外圆直线度关系:根据内孔初始直线度和外圆初始直线度截取同一截面,取此截面以内孔理想轴心为原点(0,0)建立全局直角坐标系,在建立全局直角坐标系中,设定辅助坐标点(ΔX,ΔY),设R为内孔直线度允许的最大值,在该截面内,设满足内孔直线度的内孔截面圆心坐标合格包容区域为X2+Y2≤R2;
该截面内,设拟合的内孔截面圆心坐标为(X1,Y1)、设拟合的外圆截面圆心坐标为(X2,Y2)以及设辅助坐标ΔX=X2-X1,ΔY=Y2-Y1,由于在校正时在该截面内,内孔圆心坐标和外圆圆心坐标平动关系,则该截面内,满足内孔直线度的外圆截面圆心坐标合格包容区域为(X-ΔX)2-(Y-ΔY)2≤R2,将满足内孔直线度的内孔截面圆心坐标的合格包容区域转换为满足内孔直线度的外圆截面圆心坐标的合格包容区域,推广至所有截面及圆心坐标,并由此建立内孔直线度和外圆直线度关系;
步骤三、计算截面满足内孔直线度的外圆截面圆心坐标校正角度范围和校正后的距离范围:根据步骤二,以外圆截面圆心坐标(X2,Y2)为原点,以全局坐标系中过(ΔX,ΔY),(X2,Y2)的直线为X轴建立局部坐标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35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