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织机跳杆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13046.X | 申请日: | 202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0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定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阳亿诚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51/24 | 分类号: | D03D51/24;D03D37/00;C08L101/00;C08L23/08;C08K3/04 |
代理公司: | 温州共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84 | 代理人: | 王如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织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织机跳杆,包括连接架,在连接架的两端分别设有金属丝杆和导电复位件,金属丝杆上具有穿线部,导电复位件具有弹性,并且与金属丝杆可电连通,所述导电复位件具有抵接头,其与断线报警装置一电极相连接的圆织机抵接圈相抵,所述导电复位件的抵接头由导电橡胶材料制成,该导电橡胶材料包括以下成分:60‑65%的TPE热塑性弹性体、3‑5%的相容分散助剂、25‑30%的导电炭黑。导电复位件的抵接头由导电橡胶材料制成,具有导电功能,并且橡胶与圆织机抵接圈的摩擦小,磨损低,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圆织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圆织机具有断线报警功能的跳杆。
背景技术
塑料圆织机在编织作业时,时常会发生断线事故,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在断线发生时需要有停机报警功能。通过检索发现在CN 208803204 U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圆织机具有断线报警功能的跳杆,该专利的技术特点是:它包括具有弹性的金属丝,金属丝的一端设有穿线部,金属丝的另一端设有与金属丝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架,连接架可旋转地连接在圆织机的铰接圈上,所述连接架上还设有向远离穿线部一侧弧形延伸并具有弹性且能导电的复位部,复位部与金属丝可电连通,复位部延伸外端抵接在与断线报警装置一电极相连接的圆织机抵接圈上,金属丝在断线发生时可以在复位部的弹力作用下和与断线报警装置另一电极相连接的圆织机报警圈相抵接;所述复位部包括第一金属杆、第二金属杆,第一金属杆和第二金属杆之间通过薄型金属弹片相连接,第一金属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架相连接,所述第二金属杆抵接在与断线报警装置一电极相连接的圆织机抵接圈上。金属丝在塑料编织丝断线发生时可以在复位部的弹力作用下和与断线报警装置另一电极相连接的圆织机报警圈相抵接,从而导通断线报警装置,以致停机并发出报警信号。上述跳杆具有以下缺陷:由于复位部与圆织机抵接圈均采用金属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跳杆会快速抖动,使得复位部的第二金属杆与金属的抵接圈之间发出碰撞摩擦,摩擦噪音大,而且与抵接圈摩擦,第二金属杆、抵接圈也会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而被磨损,最终可能造成断裂的危险;且同时带来另外的问题即在工作状态下金属产生热应力,可能缩短工作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织机跳杆,导电复位件的抵接头由导电橡胶材料制成,具有导电功能,并且橡胶与圆织机抵接圈的摩擦小,磨损低,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圆织机跳杆,包括连接架,在连接架的两端分别设有金属丝杆和导电复位件,金属丝杆上具有穿线部,导电复位件具有弹性,并且与金属丝杆可电连通,所述导电复位件具有抵接头,其与断线报警装置一电极相连接的圆织机抵接圈相抵,
所述导电复位件的抵接头由导电橡胶材料制成,该导电橡胶材料包括以下成分:60-65%的TPE热塑性弹性体、3-5%的相容分散助剂、25-30%的导电炭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复位件的抵接头由导电橡胶材料制成,具有导电功能,并且导电橡胶与圆织机抵接圈的摩擦小,磨损低,使用寿命长。本发明的抵接头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性能好。抵接头导电橡胶材料具有TPE热塑性弹性体、相容分散助剂、导电炭黑,充分利用了TPE热塑性弹性体本身具有强度,且与圆织机抵接圈的摩擦的噪音低,磨损小,减少断裂的风险,使用寿命长;而导电炭黑的导电性好。
优选的,导电橡胶材料中TPE热塑性弹性体的电阻值为10的5次方以下。弹性体本身带有导电性能,使得橡胶材料整体导电性能好。
优选的,导电橡胶材料中相容分散助剂具有质量比为1:3的相容剂和分散助剂。分散助剂用来帮助固体成分在液体介质中稳定悬浮的表面活性物质;相容剂用来借助于分子间的键合力,促使不相容的两种聚合物结合在一体,进而得到稳定的共混物的助剂。该质量比的相容分散助剂使得稳定结合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阳亿诚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平阳亿诚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30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