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长短租生态链的智能入住门禁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312226.6 | 申请日: | 202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90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洪桢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怀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23 | 分类号: | G07C9/23;G07C9/29;H04L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雏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474 | 代理人: | 张玉平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长短 生态 智能 入住 门禁 管理 方法 | ||
一种基于长短租生态链的智能入住门禁管理方法,属于登记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当前租户手机使用阶段:后台服务器将验证出租屋转让请求的当前租客,后台服务器生成临时房门密钥Ktemp,计算并发送包含第一检索值M1和第一验证消息V1的消息给当前租客手机;当前租客手机使用近场共享密钥KOi对消息进行异或运算后发送给房门标签;房门标签计算临时访问密钥并将其更新为近场共享密钥KOi;步骤2,新租户手机访问建立阶段:新租客手机将收到的临时访问密钥更新为近场共享密钥KOi;房门标签更新其临时访问密钥KOi=KOi_new。本方案,适用于出租房权限的转移,在信息传输上达到安全需求,并具有较佳的效能表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登记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长短租生态链的智 能入住门禁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长短租公寓凭借其方便、快捷的优势,受到租房一族的青睐。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用手机来实现对于长短租生态链的门禁进行管理,是 一种趋势。传统的长短租生态链的门禁管理,是通过发卡来实现的,在使 用前,需要开卡,通过RFID射频方式写入租房号、租房时间、密钥等数据, 然后发卡给租户,同时,将卡号、租房号、租房时间、密钥等数据存储于 云平台。这种模式,存在以下不足:
1,需要发卡给租户,一般都是线下转交的方式,这种方式,需要租户 和房产经纪人当面对接,提高了人力成本,增加租户获取门禁权限的复杂 度。
2,移动的实体卡,容易遗失,而补办的人工成本较高。且遗失之后, 拾得该卡的人员就可以打开房门,缺乏安全性。
3,当长短租更换租户时,需要向原租户收取原卡,并向新租户发放新 卡。该过程如果通过人工完成,则人力成本较高。
如果通过租户的手机来实现门禁管理,则即使租户手机遗失,则依靠 手机自身的解锁保密的手段,可以避免他人获取门禁权限。且租户补办新 手机之后,新手机可以承接原手机的权限,无需重新办卡。在手机上就可 以实现门禁权限的管理。
公开号为CN10657096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门禁 系统,其需要在门上设置RFID读卡器,当有人员靠近时,设置在门上的RFID 读卡器天线可主动发出射频信号来识别该人员佩戴的RFID标签,控制器打 开电子锁,该人员进入。
如果在每个出租房的门上设置RFID标签,相对于门上设置RFID读卡 器,将节省大量成本。且具有NFC功能的智能手机在年轻租户中普及度很 高。具有NFC功能的智能手机,具有3中应用场景:卡模式、读卡器式和 点对点式,其中,读卡器式,是将手机作为非接触读卡器使用,比如从海 报或者展览信息电子标签上读取相关信息,在该模式中,具备读写功能的 NFC手机可从RFID标签中采集数据。
如果构建一套门禁系统,通过读卡器式NFC手机和门上的RFID标签, 实现门禁的权限管理,则将节省物料成本和管理成本。并且,我们希望门 上的RFID标签为无源标签,从而进一步节省物料成本。
无源标签没有电源,依靠RFID读取器发出的电力传输数据,被动地实 现内存可重写。无源标签仅能实现包括简单的控制命令和算术运算,如XOR 运算、随机数生成,以及仅使用移位和加法运算的轻量级函数。
卡器式NFC手机和后台的通信,是相对安全的,它们可以使用复杂的 计算和验证方式,例如公钥加密。而卡器式NFC手机和无源标签之间通信, 由于无源标签有限的计算能力,相对来说安全性较为薄弱。
如何加强卡器式NFC手机和无源标签之间的通信安全,特别是,安装 于门上的是无源标签,当租户更换时,如何实现门禁权限的变更,是亟需 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怀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怀数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22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