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环保可焊接的耐水解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11772.8 | 申请日: | 202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6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政华;王韬;廖文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特工程塑料(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77/06;C08L79/02;C08L79/04;C08L71/02;C08K5/435;C08K7/14;C08K3/24;C08K5/098;C08K5/13;C08K13/04;C08K5/11;C08K5/17;C08K7/08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蔡明明 |
地址: | 31411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环保 焊接 耐水 尼龙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色环保可焊接的耐水解尼龙复合材料,所述尼龙复合材料包括:绿色环保聚酰胺树脂、高透光协效剂、透光增强填料、透光耐水解剂、增透剂、透光润滑剂和抗氧剂。本发明还提供这种用于激光焊接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绿色环保聚酰胺、高透光协效剂、透光增强填料、透光耐水解剂、增透剂、透光润滑剂和抗氧剂混合,经挤出机造粒,冷却,风干即可得到。本发明产品绿色环保,具有优异的耐水解性能和超高的激光透过率,特别适用于激光焊接领域和对材料透光率有很高要求的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绿色环保可焊接的耐水解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胺因其优良的力学性能、耐磨损性、自润滑性、耐热性和耐化学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家电、体育用品等领域,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工程塑料之一。然而聚酰胺材料也有软肋,冲击韧性、尺寸稳定性和吸水性都受温度湿度影响,在水环境中更容易出现水解现象。
生物基聚酰胺是指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生物、化学及物理等手段制造用于合成聚酰胺的前体,包括生物基内酰胺、生物基二元酸、生物基二元胺等,再通过聚合反应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绿色、环境友好、原料可再生等特性。在当今“低碳经济”的环境下,生物基聚酰胺材料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同石油基材料相比,生物基材料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及对石油的依赖,同时生成过程更加绿色环保,符合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以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生产材料单体,因其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也受到各国政府的充分认可和大力支持。
塑料激光焊接是借助激光束产生的热量使塑料接触面熔化,进而将热塑性片材、薄膜或模塑零部件粘结在一起的技术。激光焊接应用于塑料部件熔接的优点:焊接精密、牢固、密封不透气、不漏水,焊接过程不会产生塑料残渣。激光焊接技术速度快,特别适用于汽车塑料零部件的流水线加工。另外对于那些很难使用其它焊接方法粘接的复杂的几何体,可以考虑使用激光焊接技术。
激光焊接最重要的指标是激光焊接强度,激光焊接性能好表现为最终焊接的强度与材料本体强度越接近越好。而良好焊接性能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取件于材料的激光透过率,越高的激光透过率材料的激光焊接性能越好。树脂组合物中,影响激光透过率的因素主要因自身微观相态、添加剂及填充物带来的折光率的不同,导致光的透光率差异。
本发明结合以上基体树脂材料,通过一定比例的混合,并通过增强、耐水解、增透改性,研究其高性能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绿色环保可焊接的耐水解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绿色环保可焊接的耐水解尼龙复合材料,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组成:
绿色环保聚酰胺树脂,50-90份;
高透光协效剂,1-20份;
透光增强填料,10-50份;
透光耐水解剂,0.3-1.0份;
透光润滑剂,0.2-1.0份;
抗氧剂,0.2-1.0份;
增透剂,0.3-0.5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绿色环保聚酰胺树脂至少包含生物基聚酰胺,同时也可包含石油基聚酰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生物基聚酰胺选自PA56、PA1010、PA11、PA610、PA410、PA510、PA10T、PA1012、PA46,PA66、PA6中的至少一种,生物基聚酰胺可以是生物基含量100%的全生物基聚酰胺或者生物基含量为30%(含)~100%(不含)的生物基聚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特工程塑料(浙江)有限公司,未经汉特工程塑料(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17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