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给排水管道BIM建模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06720.1 | 申请日: | 202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0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洪腾;刘东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网电力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T17/10;G06F113/14;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55 | 代理人: | 王海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管道 bim 建模 方法 系统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给排水管道BIM建模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系统上创建给排水管道BIM项目,在给排水管道BIM项目下创建BIM项目场景,作为给排水管道BIM项目的统一数据库;在AutoCAD中选择BIM项目场景,创建基础标记;在SketchUp或浏览器中加载BIM项目场景,获取场景的平面图,管件数据以组/群组为基本单元进行三维建模,生成三维场景;通过插件将三维场景自动生成AutoCAD二维图纸,在AutoCAD中对AutoCAD维图纸进行数据调整后的调整数据同步到三维场景;本方案实现了给排水管道图形设计二维、三维数据的联动,使得多个设计师可以在一个场景中进行管道设计,不同的管道群组不会产生冲突,有效避免后期返工现象并且提高设计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水管道BIM建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给排水管道BIM建模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通常使用BIM技术,将施工的建筑和机电设备管线进行三维建模,并采用BIM技术中具有可视化模型及碰撞检测功能,对现有信息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可直观地发现管线综合中的问题,及时调整,从而减少了施工中不必要的返工,提高了施工工程安装的一次成功率,从而达到工程对标高及施工质量的高要求。
目前在SketchUp上做给排水管道BIM设计通常使用第三方插件实现,或者直接在Sketchup中绘制或加载三维管道模型,在AutoCAD中使用线段表示给排水管道,对带坡度的管道进行坡度标注等;给排水管道BIM建模操作复杂,不够直观,给排水管道BIM建模设计效率低下、容易产生错漏;
需要一种能够提升排水管道BIM建模设计效率的方式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给排水管道BIM建模方法,还提供了一种给排水管道BIM建模系统、一种给排水管道BIM建模终端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给排水管道BIM建模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系统上创建给排水管道BIM项目,建立项目的材质库,建立项目的构件库,确定标高轴网;在给排水管道BIM项目下创建BIM项目场景,作为给排水管道BIM项目的统一数据库;
在AutoCAD中选择BIM项目场景,创建基础标记;
在SketchUp或浏览器中加载BIM项目场景,获取场景的平面图,管件数据以组/群组为基本单元进行三维建模,生成三维场景;
通过插件将三维场景自动生成AutoCAD二维图纸,在AutoCAD中对AutoCAD二维图纸进行数据调整后的调整数据同步到三维场景;
三维建模完成后,输出三维图纸和/或二维图纸。
本发明所述的给排水管道BIM建模方法,其中,在SketchUp中进行三维建模包括方法:
在SketchUp中绘制线条,将所绘制的线条创建为群组并设置为管道三维模型;
编辑管道时,将管道三维模型转变成二维线段图形,对群组内的二维线段图形修改管道设计:添加、删除、修改线段;
修改完成后,将二维线段图形转变为管道三维模型,显示管道设计的最终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给排水管道BIM建模方法,其中,给排水管道进行三维设计时遵循原则:
临时管线避让长久管线;
大截面、大直径的管道,优先在平面图中先作布置;
金属管避让非金属管;
有压管道和无压管道交叉时,有压管道避让无压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网电力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网电力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67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影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铁车站钢支撑连体型挂板及其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