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溶性材料的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02685.6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8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玲;陈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为华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7/00 | 分类号: | C08L87/00;C08K7/00;C08K3/14;C08K9/10;C08K9/04;C08J5/18;C08G81/00 |
代理公司: | 南通鼎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42 | 代理人: | 葛永新 |
地址: | 226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水溶性 材料 塑料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溶性材料的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将改性聚酯树脂溶于去离子水中,与导电颗粒、过氧化甲乙酮和二苯甲酮共混,再流延成膜,通过过氧化甲乙酮固化成膜,最后光照处理制得;当改性聚酯树脂与导电颗粒交联后,能够在塑料膜的内部及表面形成导电网络,能够将塑料表面的电荷释放,进而达到消除静电的效果,同时导电颗粒形成核壳结构,内部的钛碳基料为层状三维结构,能够将表面聚苯胺‑聚乙烯醇嵌入层隙中,限制其分子链的运动,同时与改性树脂自身的超支化结构配合,使得制备出的塑料膜机械性能大幅提高,保证塑料薄膜不易出现破损,增加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水溶性材料的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中开发最晚,但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品种。PBT是一种结晶型热塑性聚酯,其生产工艺简单、成型周期短,且具有优异的化学性能和机械强度,对PBT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根据改性方法不同,大体可分为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物理改性包括对PBT采取无机材料填充、纤维材料增强和与其它高分子化合物共混等方法来提高和改进PBT的综合性能;化学改性包括对PBT进行扩链、接枝和嵌段共聚等方法,使其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新的功能,现阶段的聚酯塑料膜的拉伸强度差,同时材料自身易积聚电荷产生静电,在日常生产中,企业需要用对薄膜进行电晕处理,来消除静电,进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水溶性材料的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阶段聚酯薄膜拉伸强度差,易在基体中积聚电荷出现静电吸附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水溶性材料的塑料膜,由如下步骤制成:
将改性聚酯树脂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导电颗粒、过氧化甲乙酮和二苯甲酮,在频率为20-30k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1-1.5h后,流延成膜,并在功率密度为120-130W/cm2,主波长为330nm的条件下,光照10-15s,制得基于水溶性材料的塑料膜。
进一步,所述的导电颗粒的用量为改性聚酯树脂质量的5-8%,过氧化甲乙酮的用量为改性聚酯树脂质量的2-3%,二苯甲酮的重量为改性聚酯树脂与导电颗粒质量和的1-1.5%。
进一步,所述的改性聚酯树脂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A1:称取季戊四醇和双羟甲基丙酸,将季戊四醇和一半量双羟甲基丙酸混合,在温度为175-180℃的条件下,熔融并降温至140-150℃,在转速为200-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并加入对甲苯磺酸,一次反应1-1.5h后,再加入剩余双羟甲基丙酸,二次反应至酸值为10mgKOH/g,制得超支化聚酯;
步骤A2:将亚甲基丁二酸、偏苯三酸酐、乙二醇和新戊二醇,在转速为120-150r/min,温度为170-180℃的条件下,搅拌并加入氯化亚锡,升温至230-240℃,并在压强为负0.1MPa的条件下,保温处理4-6h生成反应产物,加入N,N-二甲基乙醇胺溶解反应产物,加入三乙胺至pH值为7.5-8后,去除溶剂,制得聚酯树脂;
步骤A3:将聚酯树脂溶于N,N-二甲基乙醇胺,加入超支化聚酯和钛酸四丁酯,在温度为210-220℃的条件下,回流反应2-3h后,加入丙烯酸,继续反应1-1.5h,去除低沸物得到底物1,将底物1溶于氯仿中,加入乙醇中沉降,过滤去除滤液得到底物2,将底物2烘干,制得改性聚酯树脂。
进一步,步骤A1所述的季戊四醇和双羟甲基丙酸的摩尔比为1:6,对甲基苯磺酸的用量为季戊四醇和双羟甲基丙酸质量和的0.5-1%。
进一步,步骤A2所述的亚甲基丁二酸、偏苯三酸酐、乙二醇和新戊二醇的摩尔比为1:1:1:1,氯化亚锡的用量为亚甲基丁二酸、偏苯三酸酐、乙二醇和新戊二醇质量和的0.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为华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为华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26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治理用筛分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母线槽高精度截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