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极活性物质及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01211.X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31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千裕敬;崔文豪;崔允荣;辛钟承;李进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可普罗BM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25 | 分类号: | H01M4/525;H01M4/131;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钲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2 | 代理人: | 李英艳;玉昌峰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 活性 物质 包含 二次 电池 | ||
1.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其为包含作为小颗粒的第一锂复合氧化物及作为大颗粒的第二锂复合氧化物的双峰型的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锂复合氧化物及上述第二锂复合氧化物至少包含镍及钴,上述第一锂复合氧化物及上述第二锂复合氧化物中的钴具有从表面部朝向中心部降低的浓度梯度,
当将从上述第一锂复合氧化物的表面部朝向中心部降低的上述钴的浓度梯度的斜率的绝对值设置为s1且将从上述第二锂复合氧化物的表面部朝向中心部降低的上述钴的浓度梯度的斜率的绝对值设置为s2时,上述s1及上述s2满足下述式1:
式1:s1<s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
上述s1满足下述式2:
式2:0.5<s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
上述s2满足下述式3:
式3:1.5<s2<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
上述s1及上述s2满足下述式4:
式4:1.0≤s2/s1≤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当进行能量分析-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分析时,在加速电压为1.0kV时测量的上述第二锂复合氧化物中的钴的浓度大于上述第一锂复合氧化物中的钴的浓度,上述浓度单位为at%,在能量分析-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中,对于上述第一锂复合氧化物及上述第二锂复合氧化物各自的表面,利用由从1kV增加至30kV的加速电压照射的电子束测量从第一锂复合氧化物及上述第二锂复合氧化物的表面至上述电子束所渗透的深度为止的钴的累积浓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当进行能量分析-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分析时,在加速电压为30.0kV时测量的上述第二锂复合氧化物中的钴的浓度大于上述第一锂复合氧化物中的钴的浓度,上述浓度的单位为at%,在能量分析-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中,对于上述第一锂复合氧化物及上述第二锂复合氧化物各自的表面,利用由从1kV增加至30kV的加速电压照射的电子束测量从第一锂复合氧化物及上述第二锂复合氧化物的表面至上述电子束所渗透的深度为止的钴的累积浓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锂复合氧化物的平均粒径为7μ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锂复合氧化物的平均粒径为大于7μm且30μ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锂复合氧化物及上述第二锂复合氧化物为包含至少一个初始粒子的复合粒子,
上述初始粒子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
化学式1:LiwNi1-(x+y+z)CoxM1yM2zO2
其中,
M1为选自Mn及Al中的至少一种,
M2为选自P、Sr、Ba、B、Ce、Cr、Mn、Mo、Na、K、Ti、Zr、Al、Hf、Ta、Mg、V、Zn、Si、Y、Sn、Ge、Nb、W及Cu中的至少一种,
M1与M2互不相同,
0.5≤w≤1.5,0≤x≤0.50,0≤y≤0.20,0≤z≤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可普罗BM有限公司,未经艾可普罗BM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121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