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率溶铜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98270.6 | 申请日: | 202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2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存;汪雍;李亚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铁鑫金属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B01J19/00;B01F23/20;B01F23/213;C01G3/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涂梓哲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溶铜罐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率溶铜罐系统,属于溶铜罐设备领域。本发明的一种高效率溶铜罐系统,包括反应框,所述反应框外部的上端设置有上包裹板;还包括溶液喷射器,其设置于反应框外部的一侧,所述溶液喷射器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循环传输管道,所述溶液喷射器的一端与第二循环传输管道外部的一侧卡槽连接,所述溶液喷射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循环传输管道。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溶铜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金属铜、硫酸溶液和氧气之间的接触以及混合程度较低,由第二抽液泵抽取的反应的液体传输并进入溶液喷射器内部,负压可在互动带动外部的氧气由气体传输管道内传输并与反应液体主动混合,主动混合并提高混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溶铜罐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率溶铜罐系统。
背景技术
溶铜罐是一种将金属铜制备为硫酸铜溶液,制备过程需要加入硫酸溶液和氧气,通过化学反应制得硫酸铜,市面上现有的溶铜罐由于反应效率较为低下,需要投入很多的金属铜才能制备足够使用的硫酸铜溶液,由于现在铜材价格飞涨,导致工程投入成本过高,为了针对实际使用需求,人们设计出一种高效率溶铜罐;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799753U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文件对比仪,包括溶铜罐,溶铜罐顶部内相对两侧设有高压硫酸喷头,高压硫酸喷头通过高压喷射器与稀硫酸液的进液口连通,溶铜罐顶部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移动轴上固定有从所述溶铜罐顶部延伸至所述溶铜罐内底部的防腐蚀注氧管,防腐蚀注氧管靠近溶铜罐内底部的一端设有与溶铜罐内底部相平行的喷氧管,喷氧管朝向溶铜罐底部的一侧设有若干喷氧孔,防腐蚀注氧管另一端通过抽气泵与制氧机连通,该发明通过高压喷头将稀硫酸喷入容器的同时,液体,氧气从底部喷出,使稀硫酸液体在罐内也能有充足的氧气与铜发生反应,同时在通过升降装置带动防腐蚀注氧管,扩大铜与稀硫酸的接触表面积,提高了铜的溶解速度。
但是,现有溶铜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金属铜、硫酸溶液和氧气之间的接触以及混合程度较低,通过单一位置对硫酸溶液和氧气的输送会造成混合程度低并使得反应速度降低;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效率溶铜罐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溶铜罐系统,通过第二抽液泵抽取的反应的液体传输并进入溶液喷射器内部,进入并通过汇聚气液混合环挤压并汇聚后使得内部形成负压,负压可在互动带动外部的氧气由气体传输管道内传输并与反应液体主动混合,主动混合并提高混合效果,混合效果得到提升的同时提高装置内部材料整体的反应速度,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率溶铜罐系统,包括反应框,所述反应框外部的上端设置有上包裹板,所述上包裹板与反应框之间通过转动连接轴转动连接;
还包括溶液喷射器,其设置于反应框外部的一侧,所述溶液喷射器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循环传输管道,所述第二循环传输管道的一段设置有汇聚气液混合环,且汇聚气液混合环与第二循环传输管道焊接固定,所述汇聚气液混合环的外部设置有气液混合腔,所述溶液喷射器外部上端的一侧设置有气体传输管道。
优选的,所述溶液喷射器的一端与第二循环传输管道外部的一侧卡槽连接,所述溶液喷射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循环传输管道,所述第三循环传输管道的一端延伸至反应框内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循环传输管道的一段设置有第一循环传输管道,所述第一循环传输管道与第二循环传输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二抽液泵。
优选的,所述溶液喷射器另一端的外部设置有内独立反应桶,所述内独立反应桶内部的中间设置有固定承载盘,所述固定承载盘外部的上端设置有上储存腔,所述固定承载盘外部的下端设置有下储存腔.
优选的,所述内独立反应桶与反应框之间设置有液体流动腔,所述液体流动腔的内部换装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固定条,且支撑固定条与内独立反应桶外部的一侧焊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铁鑫金属结构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铁鑫金属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982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 下一篇:一种激光辅助快速制备铁碳复合薄膜催化材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