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用于栈道桥施工的格构柱支撑体系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97200.9 | 申请日: | 202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48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亮辉;刘政;胡升高;舒友;王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周婷;程然 |
地址: | 51802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用于 栈道 施工 格构柱 支撑 体系 | ||
本发明涉及支撑体系的技术领域,公开了运用于栈道桥施工的格构柱支撑体系,布置在岩石层上,包括多个竖向延伸布置的竖向立杆、多个横杆以及多个纵向立杆,横杆与多个竖向立杆连接,横杆与竖向立杆之间的连接位置,形成连接位,纵向立杆穿过多个连接位,分别与竖向立杆以及横杆连接,多个竖向立杆、纵向立杆以及横杆构成环抱在墩柱外周的格构柱支撑体系,通过利用桩基础,设有多个竖向立杆、纵向立杆以及横杆,构成格构柱支撑体系环抱桩基础墩柱的外周,同时设有的斜杆能增强格构柱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这样,格构柱支撑体系可以克服地基难处理致使地基不牢、陡坡上支架易失稳等问题,大大减小了施工难度,提高了安全性能,增强了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支撑体系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运用于栈道桥施工的格构柱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采用满堂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在实际施工满堂脚手架的过程中,首先先做基础处理整平,然后再在基础上浇筑垫层以及预压,预压合格后,按支撑体系方案搭设满堂脚手架,将脚手架形成一个整体,预压合格后,就可以进行梁板的施工。
现时,栈道桥施工区域依山临海,存在乱石漫滩、陡峭石壁、局部跨越海面以及支架高的特点,如果采用满堂支架作为支撑体系,地基处理难满足要求,稳定性差,安全难保证,施工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运用于栈道桥施工的格构柱支撑体系,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栈道桥施工过程中,采用满堂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存在施工麻烦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运用于栈道桥施工的格构柱支撑体系,布置在岩石层上,包括多个竖向延伸布置的竖向立杆、多个沿着横向方向布置的横杆以及多个沿着纵向方向布置的纵向立杆;
所述横杆与多个竖向立杆连接,所述横杆与竖向立杆之间的连接位置,形成连接位;所述纵向立杆穿过多个连接位,分别与竖向立杆以及横杆连接;
多个所述竖向立杆、纵向立杆以及横杆构成格构柱支撑体系,所述格构柱支撑体系环抱在墩柱的外周;所述格构柱支撑体系具有外侧边,所述外侧边布置多个斜杆,所述斜杆与多个竖向立杆连接。
可选的,所述岩石层中设有钻孔,所述钻孔中插设有钢筋;所述钢筋具有插入在钻孔中的锚固段以及延伸至钻孔上方的连接段,所述钻孔内通过注浆形成浆体,所述浆体将锚固段与岩石层结合为一体;所述竖向立杆的下部与连接段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竖向立杆为钢管,所述竖向立杆中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段自下而上插入在竖向立杆的通孔中,且与竖向立杆固定连接。
可选的,多个所述斜杆呈交叉布置,形成剪刀撑。
可选的,所述斜杆的倾斜角度范围为45°-60°之间。
可选的,所述格构柱支撑体系的外侧边覆盖有密目网,所述密目网覆盖了剪刀撑。
可选的,多个所述纵向立杆以及横杆形成水平布置的支撑架。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分别形成有施工通道。
可选的,所述连接段的外周布置有多个弯曲片,多个所述弯曲片沿着连接段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连接段上套设有沿着连接段上下的移动环;所述弯曲片的顶部固定连接在连接段的顶部,所述弯曲片的底部连接在移动环上;
所述弯曲片的中部背离连接段朝外弯曲布置,多个所述弯曲片之间围合形成有变形空间,所述变形空间环绕在连接段的外周,所述变形空间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相邻的弯曲片之间具有间隔开口,所述间隔开口连通变形空间;
所述变形空间中填充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材包裹在连接段上,所述弹性块的内侧与连接段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块的外侧抵接在弯曲片的内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勘察测绘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勘察测绘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972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