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倒流夹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94411.7 | 申请日: | 202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45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黄凤枝;覃文聪;黄凤秋;黄俏婷;韦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M39/28 |
代理公司: | 南宁图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7 | 代理人: | 陈剑锋 |
地址: | 5463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流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防倒流夹,包括套件和插件,其中,套件包括第一主体部,该第一主体部呈柱形,其内部开设有两道插槽,该两道插槽沿第一主体部长度方向延伸,并且相互对称,在第一主体部的侧壁上对称地开设有两个下插口,该两个下插口分别与两道插槽连通,并靠近两道插槽的底端;插件包括第二主体部,该第二主体部呈柱形,其下方对称地设置有两条插条,该两条插条可拆卸插入两道插槽内,并且该两条插条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卡扣,卡扣可卡入下插口内。套件的第一主体部和插件的第二主体部相互靠近从而实现夹闭软,可以适用于任一款软管的止流,通用性较强,并且采用的是夹闭式止流方式,相对于折叠式止流方式,对软管的伤害较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夹子,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主要用于胃管的防倒流夹。
背景技术
胃管,一种医疗器械,用于在特殊情况下帮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分和食物。胃管一般是聚氨酯或硅胶材料,分别是口胃管和鼻饲管,因此粗细长短均有不同规格,其中,口胃管长约45厘米,经口插入35-40cm即可,鼻饲管长约105cm,经鼻孔插入55厘米左右。
在不需要使用时,胃管应该处于封闭状态,临床上的普遍做法是通过反折胃管并在外周缠绕纱布或无菌巾来完成对胃管的夹闭,此做法并不是特别符合护理操作规范,而且容易松动,夹闭效果不佳。
公告号为CN21364220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防倒流胃管,在其胃管本体上套设防止胃管内液体倒流的节流件,该节流件采用挤压胃管本体的方式使胃管本体处于紧密的状态(类似于输液管止水夹),进而防止进入到胃管本体内的液体倒流,但是该节流件是整个防倒流胃管的一部分,生产和销售都是一体搭配,无法从胃管本体中拆卸出来,因此缺乏通用性。
公布号为CN109998926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胃管折叠夹闭装置,其虽然具有一定通用性,但是其采用的是折叠夹闭的方式,虽然胃管是软性材质,但是经常性地折叠依然会对胃管造成伤害,易造成胃管折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通用性较强,而且对软管(包括但不限于胃管)伤害较小的防倒流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倒流夹,包括套件和插件,其中,套件包括第一主体部,该第一主体部呈柱形,其内部开设有两道插槽,该两道插槽沿第一主体部长度方向延伸,并且相互对称,在第一主体部的侧壁上对称地开设有两个下插口,该两个下插口分别与两道插槽连通,并靠近两道插槽的底端;插件包括第二主体部,该第二主体部呈柱形,其下方对称地设置有两条插条,该两条插条可拆卸插入两道插槽内,并且该两条插条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卡扣,卡扣可卡入下插口内。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防倒流夹的优势在于:其包括套件和插件,该两个组件可拆卸式连接,具体是插件的两条插条插入套件的两道插槽内,并且通过卡扣卡入插口内实现限位固定,软管(包括但不限于胃管)可以放置在套件和插件之间,套件的第一主体部和插件的第二主体部相互靠近从而实现夹闭软管;由于防倒流夹采用的是分体组合式结构,因此可以适用于任一款软管的止流,通用性较强;又由于防倒流夹采用的是夹闭式止流方式,相对于折叠式止流方式,对软管的伤害较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防倒流夹的立体图。图中的防倒流夹处于非夹闭状态。
图2是防倒流夹的立体剖视图。图中的防倒流夹处于夹闭状态。
图3是套件的立体图。
图4是插件的立体图。
图5是防倒流夹使用状态立体图。图中的防倒流夹处于非夹闭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944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