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测算脱水污泥产量的废水物化处理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89140.6 | 申请日: | 2022-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0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华;颜国柱;陈星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平市中青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1/121;C02F11/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52930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算 脱水 污泥 产量 废水 物化 处理 系统 及其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测算脱水污泥产量的废水物化处理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包括污水调节池,物化沉淀池,污泥池,脱水装置,给药装置,PLC控制系统,与脱水装置和给药装置连接,收集脱水装置的脱水次数并根据脱水次数计算出脱水污泥重量,根据脱水污泥重量判断污水的水质情况以及给药装置的给药情况是否存在异常。本发明通过将PLC控制系统与脱水装置和给药装置连接,PLC控制系统根据脱水装置的脱水次数计算出脱水污泥重量,根据脱水污泥重量判断水质情况以及给药装置的给药情况是否存在异常,从而形成科学的精准的污水物化处理运行管理及固废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测算脱水污泥产量的废水物化处理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废水治理设施数智化运行(无人值守)是“互联网+环保治理”的具体形式,是解决环保产业化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废水治理设施低成本化、专业化、规模化、智能化和无人化的主要手段。废水治理设施当中的物化沉淀池的运行管理会涉及较高频率的排泥操作及污泥的管理,是解决的废水治理设施数智化运行内关键工作,同时污泥产生量也是我们判断水质变化情况或者物化治理效果的数据依据,对废水治理设施数智化运行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污水处理污泥管理包括污泥入库、出库、污泥台帐、污泥运输、污泥交资质单位外运处理,污泥产生量贯穿污水处理污泥管理的全过程,是污水处理污泥管理的关键数据。
现有污水物化处理系统的脱水污泥重量普遍未得到检测,该脱水污泥是固废,是要按固废处置方面的要求处理的,排污单位或污水处理单位将脱水污泥转入固废仓库,待到有资质固废处置单位转移上述脱水污泥时,运输脱水污泥的车辆在排污单位外面过磅时才得到该车辆所运载的脱水污泥重量。当前,脱水污泥重量通常是在固废转移处理过程获得,是直接的称重监测。这种情形获得的脱水污泥重量数据,脱水污泥重量数据的检测时间,就是固废处理转移时对脱水污泥称重的时间,监测用时受制于固废处理单位及储存时间是以月度为单位的,往往超过1个月甚至几个月以上,时效性较差,对污水处理运行管理的指示价值趋近于零。另外,脱水污泥重量想在短时间内通过直接的称重监测方式得到的,需自行配置称重设备。每天产生的污水处理的脱水污泥重量都以“吨”为单位计算的,因此,所配置的称重设备要么是地磅,要么是最小称重量为“1吨”以上的称重设备,该称重设备一次性投资大且占地较大。而且,使用该称重设备直接称重,需完成装袋装车、厂内运输、称重等大动作,人工繁杂,工作量大。因此,直接称重的方式检测“脱水污泥重量”存在人工操作、工作量大、监测用时长、投资成本高占地大等问题,从而限制了“脱水污泥重量”检测的频次与及时性。
公开号为CN211595286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物化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废水收集池、物化反应池、斜板沉淀池、清水池、加药装置、空压机、气动隔膜泵和板框压滤机;所述物化反应池与废水收集池连接,斜板沉淀池与物化反应池连接,清水池与斜板沉淀池连接;所述加药装置包括加药桶、加药管、计量泵、曝气管道和自来水进水管道,曝气管道和计量泵连接在加药桶上,加药管和自来水进水管道连接在计量泵上。通过上述方式,该专利能够使进水量和用水量达到平衡;遇故障立刻停止运行,具有自我保护的功能;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经过调试完成的设备,在日常检查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能达到长期产水水质稳定。
上述技术在设备主体上缺乏检测脱水污泥重量的机构,无法形成和利用脱水污泥产量数据,污水水质以及给药装置的给药情况是否存在异常无法得到有效监测,产生无法形成科学的精准的数智化的污水物化处理运行管理及固废管理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测算脱水污泥产量的废水物化处理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平市中青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开平市中青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91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