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燃气体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88206.X | 申请日: | 2022-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09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晨光;段英杰;闫梦强;王伟;石伟;张宏伟;崔立美;钟鑫;贾玉双;苏品迪;孙志民;刘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旭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6 | 分类号: | G08B21/1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中和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45 | 代理人: | 付会平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燃 气体 报警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燃气体报警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固定设有冷凝除杂机构和燃气检测控制机构,所述外壳固定在墙体固定板上,在所述外壳上位于远离所述墙体固定板的一侧固定有降温板,所述外壳在两个斜向相对的两个角处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本发明通过冷凝除杂机构进行空气中的高温蒸气和油烟冷凝沉降,排除厨房中杂乱的气体对探测元件的干扰,再通过降温板和凝结管中的水对燃气检测控制机构进行高温保护使得本发明能够在离灶台较近的高热高湿度和油烟环境下正常工作并且测量结果更加准确,离灶台更近能在灶台处燃气泄漏第一时间检测到,将燃气泄漏控制在更小的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报警装置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燃气体报警器。
背景技术
可燃气体报警器是一种检测气体泄露并发出警报的装置,可用于工业厂房也可用于家庭厨房,在厨房中安装报警器的位置一般位于离灶台有着一定距离的角落位置和一些燃气管道阀门附近,而在家庭燃气泄漏事故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是在炖煮东西时锅内的液体扑出锅将燃气灶的火焰扑灭,而燃气还在不断释放的情况,而检测灶台处安装的燃气报警器与灶台保持一定距离,主要是为了防止灶台处的高温和油烟和煮东西时的水汽影响报警器的使用寿命,但这样的安装方式会使得报警器一旦触发警报时整个厨房边已经充斥了大量的可燃气体,因此缺少一种能在离灶台较近距离进行探测的燃气报警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燃气体报警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燃气体报警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固定设有冷凝除杂机构和燃气检测控制机构,所述外壳固定在墙体固定板上,在所述外壳上位于远离所述墙体固定板的一侧固定有降温板,所述外壳在两个斜向相对的两个角处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
所述冷凝除杂机构包括均布的凝结管,每个所述凝结管均与所述外壳固定,所述凝结管在顶端开设有两个孔洞,所述外壳内固定有吸气泵,所述吸气泵与连接气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连接气管的另一端从最靠近所述吸气泵的所述凝结管的孔洞穿过到达其底部位置,离所述第一进气孔最近的一个所述凝结管靠近所述第一进气孔处开设有孔洞,每个相邻的所述凝结管之间通过连通气管连通,每个所述凝结管内部还固定设有油膜隔离组件,所述油膜隔离组件包括隔离管,所述连接气管和每个所述连通气管在所述凝结管内部的一端同时位于所述隔离管内部,在每个所述隔离管中靠近所述凝结管底部的一端固定有气泡导向头,所述连通气管和所述连接气管靠近所述凝结管底部的一端与所述气泡导向头固定连接,所述隔离管在最靠近所述气泡导向头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排水孔,所述隔离管上均布有交换孔,所述交换孔为斜孔且每个所述交换孔在靠近所述隔离管圆柱面的上的孔位高于在所述隔离管内圆柱面的孔位,所述凝结管的排列从离所述吸气泵最近的所述凝结管开始到离所述吸气泵最近的所述凝结管结束,在排列方向上两两相邻的两个所述凝结管中离所述吸气泵近的所述凝结管顶端与所述连通气管一端固定,所述连通气管的另一端靠近远离所述吸气泵的所述凝结管底部,每个所述凝结管内装有冷却水,所述外壳内还固定有水循环更换机构,所述水循环更换机构用于对所述凝结管和所述降温板内部冷却水进行清理更换;
所述燃气检测控制机构包括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位于所述冷凝除杂机构与所述墙体固定板之间区域,所述控制主板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墙体固定板上,所述控制主板上固定设有燃气检测传感器,所述燃气检测传感器位于靠近所述第一进气孔的位置,所述控制主板上还固定设有蜂鸣器。
优选地,所述降温板内设有冷却水循环通道,所述冷却水循环通道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冷却水循环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水管的一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旭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唐山旭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82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