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筑岛平台桩板墙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86703.6 | 申请日: | 2022-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6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庭;王友;吴银宝;陈为民;代青华;王添新;颜松;万猛;刘康;冉路尧;易帅;李鸿飞;夏鹏;李新亚;汤文武;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34;E02D5/76;E02D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卢富华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平台 桩板墙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筑岛平台桩板墙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步骤一、整平压实形成挖孔作业平台;步骤二、进行抗滑桩施工,抗滑桩采用人工跳槽开挖的施工方法,相邻桩不得同时开挖,若施工相邻桩基时,需待临近桩基桩身强度达到100%后才能进行施工;强风化层开挖时直接采用风镐等破岩机械进行开挖,若遇到硬土或大块石等还需先用风镐破碎后逐个清理,每节开挖深度不超过1m,当孔内地质条件差时,每节开挖深度不超过0.5m,开挖一级支护一级;地面以下抗滑桩开挖完成后,吊放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本发明成本较低、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岩土体稳定、抗滑桩桩顶标高与施工平台没有关联性等条件,而且还避免了植筋过程中应力集中带来质量和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工程边坡防护施工技术领域,在强风化板岩边坡防护中采用筑岛平台施工板桩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桩板墙是我国铁路建设中于20世纪70年代由抗滑桩发展起来的支挡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填方路基支挡、铁路和公路工程路堑边坡防护及滑坡处置。在一些山区或者丘陵地区,挖方建路、削坡取道往往涉及到边坡的支护作业,随着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土地的利用率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程建设往往把红线范围利用到了极致,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的边坡不再具有放坡条件,只能采取垂直支护措施,以期节约土地空间,增加土体利用率。一般情况下抗滑桩施工完后先开挖至坡底,开挖过程中遇到岩土不稳定时在桩间钻孔灌注砂浆安装锚杆,开挖完成后搭设脚手架施工平台从下至上安装挡土板。此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是砂浆锚杆、搭设脚手架等辅助措施需要消耗较大成本,而且脚手架在地势较陡区域搭设安全风险系数高。
有专利申请号“202110963015.8”的名为“一种板桩墙的逆做施工方法”介绍了一种可在土质较差或自稳性较差且不具备放坡条件下施工板桩墙,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场地平整;2)抗滑桩施工;3)开挖首层土;4)抗滑桩上进行植筋;5)挂装挡土板;
5)往挡土板预留灌浆孔槽内泵罐水泥砂浆;6)人工用水泥砂浆抹平;7)开挖下层土体;
8)重复4)到7)的步骤,以此循环直至施工到挡土墙底部。此方法虽然能确保上部土质较差或自稳性较差土体稳定性,保证支护结构的安全,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满足抗滑桩桩顶标高低于施工平台标高,而且在抗滑桩施工完成后在侧壁植筋与挡土板连接,在植筋区域受力薄弱易发生应力集中,在荷载长期作用下易发生开裂挡土板脱落。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亟需一种在稳定性较差的岩土体中施作桩板墙作为边坡防护新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要满足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岩土体稳定、抗滑桩桩顶标高与施工平台没有关联性等条件,而且还避免了植筋过程中应力集中带来质量和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筑岛平台用于板桩墙施工的方法,解决在稳定性较差的岩土体中桩板墙施工遇到的技术难题和作业环境难题,该施工方法在传统方法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不仅满足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岩土体稳定、抗滑桩桩顶标高与施工平台没有关联性等条件,而且还避免了植筋过程中应力集中带来质量和安全隐患。
本发明解决此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筑岛平台桩板墙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整平压实形成挖孔作业平台;
步骤二、进行抗滑桩施工,抗滑桩采用人工跳槽开挖的施工方法,相邻桩不得同时开挖,若施工相邻桩基时,需待临近桩基桩身强度达到100%后才能进行施工;强风化层开挖时直接采用风镐等破岩机械进行开挖,若遇到硬土或大块石等还需先用风镐破碎后逐个清理,每节开挖深度不超过1m,当孔内地质条件差时,每节开挖深度不超过0.5m,开挖一级支护一级;地面以下抗滑桩开挖完成后,吊放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
步骤三、在桩坑内穿过护壁钻孔,安装预埋锚杆,预埋锚杆外露部分利用螺帽、垫圈与钢垫板固定连接件,并用同标号砼封头,本申请中预埋锚杆采用φ32锚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67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