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通道活性炭静电除尘过滤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83426.3 | 申请日: | 2022-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38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蒋月月;蒋元洪;蒋元六;黄标勇;蔡唤群;蒋远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红源活性炭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B01D29/56;B01D29/96;B01D35/02;B01D35/3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毅智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8 | 代理人: | 杜亚明 |
| 地址: | 402195 重庆市永川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通道 活性炭 静电 除尘 过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通道活性炭静电除尘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主体,所述过滤器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密封盖,所述过滤器主体与密封盖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机构,所述过滤器主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脚,两组所述过滤器主体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水管的数量为两组,所述一组水管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水蝶阀,所述另一组水管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水蝶阀。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通道活性炭静电除尘过滤装置,通过设置的密封机构,解决了打开密封盖费时费力的情况,通过设置的活性炭过滤机构,解决了活性炭过滤机构稳定性不高的情况,减少了进水管内部被腐蚀的情况,可以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滤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通道活性炭静电除尘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双通道活性炭静电除尘过滤装置主要由两台不锈钢过滤器并联构成,具有结构新颖合理、密封性好、流通能力强、操作简便等诸多优点,而且双联过滤器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用途多,此外,滤袋侧漏机率小,能准确地保证过滤精度,并能快捷地更换滤袋,过滤基本无物料消耗,使得操作成本降低。
现有的双通道活性炭静电除尘过滤装置在安装使用时,密封盖一般采用螺丝固定,在换取过滤网时取螺丝会十分浪费时间,且过滤网一般直接放置在过滤器内壁,放置不稳定,且进入水管内部无过滤装置,而水中往往含有泥沙、重金属等杂质,杂质由进水管进入过滤器后不仅会使过滤器内部部件发黄变色,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通道活性炭静电除尘过滤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通道活性炭静电除尘过滤装置,具备开密封盖便利、过滤网更换便利、进水管过滤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通道活性炭静电除尘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主体,所述过滤器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密封盖,所述过滤器主体与密封盖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机构,所述过滤器主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脚,两组所述过滤器主体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水管的数量为两组,所述一组水管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水蝶阀,所述另一组水管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水蝶阀,所述进水蝶阀的前端内壁设置有进水过滤机构。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主体的内壁设置有活性炭过滤机构,所述过滤器主体的内壁开设有进水口和卡槽,所述卡槽的数量为两组,所述进水口位于两组卡槽的中间。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过滤机构包括滤网边框、C型卡块、受力按钮、弹性件与活性炭滤网,所述滤网边框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C型卡块,两组所述C型卡块的中间活动连接有弹性件,所述C型卡块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受力按钮,所述滤网边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活性炭滤网。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主体的内壁通过卡槽与活性炭过滤机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主体与密封盖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密封橡胶垫,所述所述过滤器主体的上端外表面通过支撑密封机构与密封盖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半环形卡箍、第二半环形卡箍、连接柱、T型固定柱、限位孔、限位柱、卡环、螺纹与固定孔,所述第一半环形卡箍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半环形卡箍,所述第一半环形卡箍与第二半环形卡箍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第一半环形卡箍的另一端内壁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第一半环形卡箍与第二半环形卡箍的另一端外表面通过T型固定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T型固定柱的一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卡环,所述T型固定柱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与固定孔,所述螺纹位于固定孔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半环形卡箍的内壁通过连接柱与第二半环形卡箍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水蝶阀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接水孔,所述接水孔的内壁设置有进水过滤机构,所述接水孔的内壁开设有第一球形凹槽与第二球形凹槽,所述第一球形凹槽位于第二球形凹槽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红源活性炭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红源活性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34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用户信息通信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太子参种子的无损储存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