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形壶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80585.8 | 申请日: | 202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45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应泉;陈凤为;王华波;刘智亮;杨道海;夏飞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1/18 | 分类号: | B21D51/18;B23P15/00;B21D41/04;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浙江亿维律师事务所 33319 | 代理人: | 王乃苍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形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取圆管,对圆管进行切割,得到管状胚体;B、取壶底,将壶底的上端面与管状胚体的下端面平齐后焊接,得到管状初型;C、对管状初型进行水涨成型得到球形的壶身胚体,壶身胚体顶部形成有口部胚体;D、通过缩口模具对口部胚体进行缩口,从而得到缩口部和余量区;E、对余量区进行切割,余量区切割后剩余的部分作为作业区;F、对作业区进行滚口角以及平口操作,从而得到横向部,完成对球形壶的加工操作。通过以上步骤,能够避免水涨之后再焊接壶底导致的误差大、焊接质量差等问题,且在缩口作业时能够为口部胚体的内侧以及壶身胚体上部提供足够的内撑力,更好地满足口部胚体的缩口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球形壶,尤其涉及一种球形壶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现在的不锈钢杯壶的杯身或壶身一般都是上下等径的圆筒形状或者上部分是弧形下部分是直筒形的形状,这种杯壶在制造时一般是先用两端开口的管子进行水涨、缩口后得到两端开口的半成品,然后将该半成品的竖直底部再与底壳对齐后进行焊接,从而得到完整的杯身或壶身。
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市面上逐渐出现了壶身类似于球形的球形壶,而这种水壶在采用传统的制造工艺进行制造时,因壶身半成品的底部不再是一条垂直线,而是一条向内侧倾斜的弧线,且壶底为了保证最终焊接形成的壶身呈现为球形,壶底的上部也需要拉伸制成向外侧倾斜的弧线,而又因水涨、拉伸操作本身存在误差,会导致壶身半成品与壶底的对接面经常会出现无法对齐的情况,导致焊接后出现不平整、焊接质量差等情况,其成品率无法很好地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制造工艺制造球形壶时误差较大,壶身半成品和壶底焊接后容易出现不平整、焊接质量差的问题等缺陷,提供了新的一种球形壶的加工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球形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取一圆管,对所述圆管进行切割,得到管状胚体;
B、取一壶底,将所述壶底的上端面与所述管状胚体的下端面平齐后焊接,得到管状初型;
C、对所述管状初型进行水涨成型得到球形的壶身胚体,所述壶身胚体顶部形成有口部胚体;
D、通过缩口模具对所述口部胚体进行缩口,从而得到缩口部和余量区,所述缩口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缩口滚轮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组件、上模芯组件、端面内撑组件、口部内撑组件,所述上模芯组件的上部与所述上模座组件相连接,所述端面内撑组件、口部内撑组件分别与上模芯组件的下部转动连接,所述口部内撑组件位于所述端面内撑组件的下方,且所述口部内撑组件呈偏心设置,所述端面内撑组件压抵住口部胚体的口部端面的内壁,所述口部内撑组件压抵住口部胚体的内壁以及壶身胚体上部的内壁;
E、对所述余量区进行切割,余量区切割后剩余的部分作为作业区;
F、对所述作业区进行滚口角以及平口操作,从而得到横向部,完成对所述球形壶的加工操作。
通过步骤A、B,能够将管状胚体与壶底焊接形成管状初型,即将壶底焊接的步骤前置,避免水涨之后再焊接壶底导致的误差大、焊接质量差等问题,然后再通过步骤C水涨成型得到球形的壶身胚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05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酸盐改性硅溶胶基水性无机涂料
- 下一篇:一种新型雕塑陶艺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