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控硅调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80290.0 | 申请日: | 202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65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乐百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圣柏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50 | 分类号: | H05B45/50;H05B45/375;H05B45/30;H05B47/19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陈钦泽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硅 调光 装置 | ||
1.一种可控硅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零点检测模块、可控硅电压调节模块、MCU模块、电源模块;
所述零点检测模块包括交流电输入端组、零点信号输出端、零点检测电源端;
所述可控硅电压调节模块包括交流电火线输入端组、信号控制输入端组、交流电输出端组;
所述MCU模块包括信号控制输出端组、零点信号输入端、MCU电源端;
所述零点检测模块的零点信号输出端与所述MCU模块的零点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零点检测模块的零点检测电源端、所述MCU模块的MCU电源端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所述可控硅电压调节模块的信号控制输入端组与所述MCU模块的信号控制输出端组连接;
其中,所述零点检测模块用于获取交流电的零点数据并传输至所述MCU模块,所述MCU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零点数据生成控制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可控硅电压调节模块,所述可控硅电压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调节所述交流电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输出端组之间的通断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硅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零点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整流桥、第一光电耦合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整流桥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桥的负极端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阴极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阳极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C级输出端依次与所述MCU模块的零点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E极输出端接地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硅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电压调节模块包括N路可控硅电路;
所述可控硅电路包括交流电火线输入端、信号控制输入端、交流电输出端;
所述MCU模块的信号控制输出端组包括N个信号控制输出端;
所述N路可控硅电路中的交流电火线输入端之间连接作为交流电火线输入端组;
所述N路可控硅电路中的信号控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N个信号控制输出端一对一连接;
所述N路可控硅电路中的交流电输出端组合构成交流电输出端组;
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硅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电路包括双向可控硅、第二光电耦合器、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
所述双向可控硅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一主电极作为交流电火线输入端;
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二主电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并作为交流电输出端;
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输入阳极作为信号控制输入端;
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输入阴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控硅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为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耦合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硅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N等于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圣柏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圣柏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02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