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打磨的腻子膏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78724.3 | 申请日: | 202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1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强;黄伶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佰航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5/34 | 分类号: | C09D5/3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盛唯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6 | 代理人: | 李晓贝;李佳怡 |
地址: | 442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磨 腻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打磨的腻子膏,涉及建筑材料装饰领域,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填料25‑65份,水性丙烯酸乳液18‑45份,钛白粉2‑8份,羧甲基纤维素7‑15份,膨润土2‑5份,木质纤维2‑25份,消泡剂0.5‑3份,增稠剂1‑23份,成膜助剂0.2‑5份,负离子粉3‑23份,电气石1‑17份,中空玻璃微珠3‑8份,去离子水18‑40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装饰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免打磨腻子膏。
背景技术
传统腻子粉在运输、施工时产生的粉尘会污染大气,危害人类的健康;逸散在大气中的粉尘往往含有许多有毒成分,如铬,锰,镉,铅,汞,砷等;当人体吸入粉尘后,小于5um的微粒,极易深入肺部,引起中毒性肺炎或矽肺,有时还会引起肺癌;沉积在肺部的污染物一旦被溶解,就会直接侵入血液,引起血液中毒,未被溶解的污染物,也可能被细胞所吸收,导致细胞结构的破坏。此外,粉尘还会沾污建筑物,使有价值的古代建筑遭受腐蚀。降落在植物叶面的粉尘会阻碍光合作用,抑制其生长;在施工过程中打磨时产生的粉尘浓度平均低于1毫克/立方米时,对人体无害,浓度在1~3毫克/立方米范围内,有一定危害,高于3毫克/立方米时,有较大危害,最高允许值为10 毫克/立方米,目前实际上大多数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都高于标准;粉尘不会直接伤人,但对呼吸道和眼睛等器官会造成很大危害;粒径大于10微米的粉尘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较短,在呼吸作用中可被有效地保留在呼吸道上,不进入肺泡,但由于木粉尘中含有木焦油,这种物质由各种酚类和烃类组成,并含有致癌性较强的物质,长此以往,工人会部分的患有支气管炎、哮喘和肺气肿等,甚至致癌。粒径小于 10微米以下的木粉,会直接进入人的肺部组织,沉淀于肺泡中,有可能引起肺组织的慢性纤维化,甚至导致肺心病、心血管病等一系列病变。而且这些可吸入物质还会将多种污染物或病菌卷携入肺部,对人体危害很大。粉尘如果弹入或飞入人的眼睛,会造成伤害,影响正常操作。施工者在施工过程中身体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装修中产生的甲醛与危害:室内各种人造板材(刨花板、密度板、纤维板、胶合板等)中由于使用了脲醛树脂粘合剂,因而可含有甲醛;新式家具的制作,墙面、地面的装饰铺设,都要使用粘合剂;凡是大量使用粘合剂的地方,总会有甲醛释放;此外,某些化纤地毯、油漆涂料也含有一定量的甲醛。优质的腻子粉属天然无机矿物,附着力好,并无毒害。低端腻子粉需在调配时加胶,分解时释放大量有害物质,危及施工人员及住户健康。
家装中使用腻子粉的主要目的是填充施工面的孔隙及矫正施工面的曲线偏差,为获得均匀、光滑的基底打好基础,腻子粉是链接水泥基底层和乳胶漆的中间层,目前墙面出现的脱落、粉变、湿斑等几乎都是腻子粉质量引起的,因此腻子粉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墙体装饰的成败。现有的所有需要做基层找平(包含墙布墙纸基层、水泥砂浆、石膏板、防潮板、木板等),找平材料都是由水泥基或者石膏基找平腻子来进行找平或修补填充,其方式都一直存在非常冲突的矛盾问题,都存在一个共性就是硬度低,易返潮、易空鼓、易开裂、易发霉及甲醛超标等弊病一直困扰着所有用户,更限制着整个装饰行业的发展!因为涂装的下一流程的施工对基底的平整度及附着力有一定要求,若基材太硬就无法进行打磨,如果不打磨刮痕就无法消失,针对乳胶漆饰面、艺术涂料饰面、墙纸墙布饰面都无法实施,故而只有将基层硬度降低,退而求其次,即形成行业现状!因此要提升腻子粉在涂装领域的高效利用,必须改变腻子基层的性能。
专利文件《一种免打磨腻子膏》(专利申请号:201911160822.5),其公开了一种免打磨腻子膏,其在有益效果部分声称其无需打磨工艺,施工者省时省工,可避免传统腻子粉存在的产生的粉尘污染破坏空气,危害施工者身体健康。但是,该技术方案并没有公开具体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免打磨的技术效果。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佰航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佰航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87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