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与云的道路沉降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78547.9 | 申请日: | 202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59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祝磊;郎彦宇;李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道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01 | 分类号: | E01C23/01;G01B21/22;G01C5/04;G01D21/02;H04W4/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达友众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04 | 代理人: | 刘艳梅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盐南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道路 沉降 监测 系统 | ||
1.基于物联网与云的道路沉降监测系统,包括路面沉降管理单元、存储模块、车载显示终端、数据采集传输单元、云中心服务器和移动终端,所述路面沉降管理单元包括环境温湿度采集模块、环境风速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路面压实度采集模块、摊铺温度采集模块、RTK测绘模块、摊铺速度采集模块、北斗定位模块、、地面卫星基准站和多机协同作业模块,所述路面沉降管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采集传输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传输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存储模块、车载显示终端和所述云中心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云中心服务器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数据采集传输单元包括信息处理模块和G通讯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与云的道路沉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监测路段两端的设备获取监测路段起始点和终点的路面沉降高度,通过多个倾角传感器获取两端之间各监测点的倾角变化,并基于倾角变化计算得到路面沉降高度,利用这些沉降高度变化值绘制监测路段的路面高度变化曲线,还原道路真实曲度;既通过两端的设备为路面沉降监测提供了准确的参考基准,又通过多个倾角传感器的监测数据实现了道路曲度的真实呈现,使得监测路段的路面沉降数据更贴近真实路况,且通过道路曲度曲线能够清晰明了的看到监测路段的路面沉降变化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与云的道路沉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监测路段起始点和终点,并分别在起始点和终点布设监控设备;同时,在监测路段上设置多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设置一个倾角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固定安装在监测路段的路面上或者固定安装在路边的防护栏上,所述监控设备用于获取监测路段起始点和终点的路面沉降高度,多个所述倾角传感器用于获取两端之间各监测点的倾角变化数据,所述监控设备及倾角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发送至数据处理子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与云的道路沉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压实度采集模块为安装于施工车辆前端的压实度传感器,基准传感器位于液体的某处深度,液体的压强致使传感器产生输出电压值,该电压值反映了传感器所受到的压强,也反映了传感器所在位置的液体深度,待测传感器所在处的液体深度和基准传感器液体深度比较后,便可以得到待测传感器相对于基准传感器的沉降量,路基沉降测量流程为,路基发生沉降引起传感器位置变化、液位变化、压差变化,然后传感器感知,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得到沉降量,最后将数据存储并发送至沉降系统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与云的道路沉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为保障传输过程中短信息服务功能的顺畅使用,该设备低功耗,通过创建各传感器的读写指令,获取数据寄存器地址和数据类型等信息,即可完成数据传输子系统设备信息配置,供数据分析与展示子系统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与云的道路沉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实际监测设备安装与平台上获取的统计数据与现场施工进展的对比分析,对研发的路基沉降智能监测系统进行评价,路基沉降监测系统安装完成后,在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以及道路施工完成后的运营期间,通过静力水准仪记录各监测点之间液体压力差引起的压力值变化,记录路基整个施工、运营过程中的沉降变形、时间、温度等参数,并传输至监测系统,业主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可通过PC端远程多人实时对施工质量、进展、沉降控制进行监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道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道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854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