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部自动定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75422.0 | 申请日: | 202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90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乔梁;孙常晋;欧明汶;徐浩;王倩楠;邱明国;陈欣;冉旭;张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16H30/2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部 自动 定位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部自动定位系统,包括:用户机,用于获取医学影像,根据医学影像获取二维映射图像,并将二维映射图像传输到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用于接收二维映射图像,根据二维映射图像获取第一信息团和第二信息团,并将第一信息团和第二信息团传输到用户机,触发用户机根据第一信息团和第二信息团获取配准信息,并根据配准信息进行面部自动定位。有利于非资深领域的专业医生识别出三维结构中的各个区域,降低了医学影像的识别难度,提高了普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部自动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CT和MRI等临床医学断层影像是医学上常用的诊疗手段,但临床医学影像由于成像方式的抽象性和人体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往往需要高年资医生特别是影像科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才能正确识读。尤其是结构复杂的头部临床医学断层影像,对于低年级医学生、跨学科科研人员、医学工程人员以及普通患者而言显得过于抽象,难以准确识别。
因此,降低医学影像识别的难度,并降低使用医学影像的诊疗手段的门槛是目前需要攻克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面部自动定位系统,降低了医学影像识别的难度。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部自动定位系统。
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一种面部自动定位系统,包括:
用户机,用于获取医学影像,根据医学影像获取二维映射图像,并将二维映射图像传输到云端服务器;
云端服务器,用于接收二维映射图像,根据二维映射图像获取第一信息团和第二信息团,并将第一信息团和第二信息团传输到用户机,触发用户机根据第一信息团和第二信息团获取配准信息,并根据配准信息进行面部自动定位。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用户机根据医学影像获取二维映射图像,包括:
用户机根据医学影像进行三维重建,获得三维结构;
将三维结构映射投影为二维映射图像。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实现方式中,云端服务器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根据二维映射图像获取第一信息团和第二信息团:
云端服务器对二维映射图像进行人脸检测,获得检测结果;
在检测结果为未检测到人脸的情况下,确定第一信息团为错误提示;
在检测结果为检测到人脸的情况下,确定第一信息团为检测到人脸;
根据第一信息团获取第二信息团。
结合第三种可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信息团获取第二信息团,包括:
在第一信息团为错误提示的情况下,触发人脸检测循环步骤,并在检测到人脸后停止循环;人脸检测步骤包括用户机调整三维结构的空间方向,将三维结构投影映射为二维映射图像,并传输到云端服务器进行人脸检测;
在第一信息团为检测到人脸的情况下,对二维映射图像进行多个特征点标记,并将多个特征点的坐标作为第二信息团。
结合第四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实现方式中,用户机调整三维结构的空间方向,包括:
用户机通过VTK工具包Camera类的Flip方法,将三维结构进行步长为90度的视角变换。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实现方式中,用户机根据第一信息团和第二信息团获取配准信息,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54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件转换方法及转换系统
- 下一篇:一种远程居家治疗实时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