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搏器放疗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74767.4 | 申请日: | 202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7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曲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5/10 | 分类号: | A61N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芳 |
地址: | 15008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搏器 放疗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搏器放疗防护装置,包括若干个不同尺寸型号的防护罩,防护罩能够由内至外依次套设,起搏器能够罩设于最内层的防护罩内,防护罩的套设个数根据起搏器边缘与乳腺放疗射野边界的直线皮肤距离的最小值设定,防护罩的材质均为铅板。本发明能根据起搏器边缘与乳腺放疗射野边界的直线皮肤距离的最小值设定最内层的防护罩的型号和罩设防护罩的数量,明显减少了起搏器所受的放射线照射剂量,减少了起搏器因放射治疗时的电离辐射等原因导致的电子原件出现故障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搏器防护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起搏器放疗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临床上也越来越多的遇到起搏器术后的乳腺癌患者需要放射治疗的情况。据报道约2.5%起搏器和6.8%ICD患者,在靶点距离起搏器的脉冲发生器较近时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的故障,且没有安全阈值,目前报道最小剂量为0.15Gy,即发生了起搏器故障。现有导线起搏器的脉冲发生器大多植入患者的左侧或右侧上胸部。特别是乳腺癌患者,当肿瘤与起搏器的脉冲发生器在同一侧时,照射肿瘤的放射治疗可能会导致起搏器故障,并发生心脏停跳,猝死等严重后果。为什么放射治疗可能造成起搏器故障呢?这是因为,放疗的X射线、中子、电子或质子等会产生电离辐射,对起搏器内的对电离辐射敏感的含有金属氧化硅的半导体固件造成损伤。同时电离辐射产生的脉冲发生器内的电荷积聚和电磁干扰也可能扰乱起搏器的工作模式。还有,放射对心肌的损伤,可能导致电极接头和组织界面炎性水肿,心肌纤维化形成瘢痕,进而电极起搏阈值升高,感知参数降低。
现有的预防方案都不能避免起搏器受照出现故障,只能尽量减少放射剂量和远离起搏器照射野。而且每个公司和地区对照射剂量的要求不一样,如St.Jude公司建议小于30Gy,Medtronic公司起搏器建议小于5Gy,美国医学物理师协会(AAPM)累积剂量≤2Gy,照射最好小于6MV的能量。德国放射肿瘤学和心脏病学学会指南(2015年版)、荷兰指南(2012年版)和意大利放射肿瘤学协会建议(2013年版),也都认为放射剂量的增加会增加CIED的故障率。一般建议为能量≤6MV,建议的总剂量小于2Gy,ICD的总剂量≤1Gy。对于照射和CIED的距离,建议照射野内不包括起搏器。一般起搏器离开直射野边缘1cm,理想情况下起搏器离开直射野3cm,且越远越好。
但这样的方案因照射剂量受限和与起搏器的距离受限,有时会极大影响治疗效果,有时甚至需二次手术开刀,转移起搏器的植入部位,但同时会面临起搏器感染机会增加,患者创伤较大等风险。
据Mekis N等的研究,低剂量的常规腰椎成像X线影像学检查时,使用0.5mm铅当量屏蔽乳腺,乳房受照剂量可以减少80%(右侧从0.45±0.25mGy降低到0.09±0.07mGy,左侧从0.26±0.14mGy降低到0.06±0.04mGy);对高剂量的3D适形放射治疗,Bourgouin、Alexandra等的研究证实27×17平方厘米的硅橡胶铅屏对性腺起到保护作用,厚度2mm、4mm、6mm、8mm和10mm的铅屏可分别减少22.8%、42.3%、51.4%、55.3%和66.9%的X线剂量。铅屏蔽的使用将CIED的剂量平均减少了19%±13%,但对高剂量的放射治疗,起搏器前局部放置0.5mm防护铅板或其它防护材料因太薄,只能单向阻挡从起搏器前方照射的射线,对现代的三维的多方向照射的放疗防护没有太大意义。
统计现有临床使用的各种型号的起搏器脉冲发生器的植入部位大部分在左胸或右胸部锁骨下约3cm至10cm,胸骨中线外约5cm至18cm的范围内,若起搏器植入后发生同侧乳腺肿瘤需要放射治疗,则面临着起搏器受放射治疗照射后起搏器器故障的可能,现无较好的解决方案。有用铅平板进行遮挡的,却只能单侧进行防护且铅板大小厚度不能调节,效果不好。目前临床并没有针对起搏器的专用防护设备,亟需相关防护装置的研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搏器放疗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起搏器在放疗过程中得以有效的防护,避免受电离辐射的损伤而引发故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47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