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用户界面服务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74117.X | 申请日: | 202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56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白林林;吴越涛;张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38 | 分类号: | G06F8/38;G06F3/0482;G06F3/04845;G06F9/451;G06F16/957;G06Q30/06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南海燕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用户界面 服务 处理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智能用户界面服务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所述系统包括:智能用户界面UI配置平台模块,用于为目标场景下的商品信息卡片配置至少一种布局方式,为同一布局方式中包括的多个区块分别配置多种物料,以便为所述目标场景生成关于商品信息卡片的多种UI设计方案;智能UI服务端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目标场景中的应用服务端的请求后,确以所述目标场景的标识、用户标识、待展示的多个商品的标识为参数,调用智能UI算法模块;智能UI算法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以及多个商品的特征,确定出目标布局方式,并分别为各商品确定出与用户特征以及商品特征均适合的个性化UI设计方案。通过该方案,有利于在多种应用场景中接入智能UI能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展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智能用户界面服务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商品信息服务系统中,商品通过上架发布进行“数字化”,在导购场景(例如,商品推荐,或者商品搜索等)中通过将数字化的商品信息进行表达,让用户了解商品和购买商品。为了让商品更具有“卖点”和更好的“匹配用户”,可以通过算法对商品特征进行聚合,形成更吸引人的“商品卖点”。通常一个商品背后可能有300个甚至更多的卖点字段。在保证商品的展示效率的同时(同一屏范围内通常安排4个到6个商品信息卡片的展示,每个商品卡片可展示的空间往往非常有限),需要更加精准的展示用户感兴趣的商品信息。因此,需要从多个卖点字段中,选择用户关心的内容并进行个性化表达,从而缩短用户的信息决策时间,提升用户对商品的点击率等指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智能用户界面服务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能够实现“千人千商品千面”,以提升用户对商品的点击率,同时便于在多种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接入智能UI能力。
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智能用户界面服务处理系统,包括:
智能用户界面UI配置平台模块,用于为目标场景下的商品信息卡片配置至少一种布局方式,为同一布局方式中包括的多个区块分别配置多种物料,以便通过将多个区块对应的多种物料进行组合的方式,为所述目标场景生成多种UI设计方案;其中,所述布局方式包括商品信息卡片之间的排列方式信息,以及商品信息卡片内包括的多个区块及其之间的位置分布信息,所述物料关联有字段标签以及样式标签,所述UI设计方案关联有适用的用户特征和/或商品特征标签;
智能UI服务端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目标场景中的应用服务端的请求后,以所述目标场景的标识及其中的访问者用户标识、待展示的多个商品的标识为参数,调用智能UI算法模块;
智能UI算法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场景关联的多个UI设计方案以及对应的用户特征和/或商品特征标签,以及所述访问者用户、多个商品的特征,确定出目标布局方式,并分别为各商品确定出适合的个性化UI设计方案,并返回给所述智能UI服务端模块,以用于在所述目标应用场景的目标页面中分别为多个商品生成个性化的商品信息卡片。
其中,所述智能UI配置平台模块还用于提供标准标签库,以用于为所述物料添加所述字段标签、样式标签,和/或为UI设计方案添加所述适用的用户特征和/或商品特征标签。
其中,所述智能UI服务端模块还用于,从所述配置平台模块获取各商品分别对应的UI设计方案中包括的物料的字段标签以及样式标签,并根据所述字段标签读取对应商品在对应字段上的字段值,对所述对应字段上的字段值进行处理后生成待展示内容,将所述待展示内容、所述样式标签对应的样式信息以及布局方式信息返回给所述应用服务端;
所述应用服务端用于将所述待展示内容、所述样式标签对应的样式信息以及布局方式信息返回给应用客户端,所述应用客户端用于根据所述应用服务端提供的信息,为所述多个商品分别生成个性化商品信息卡片。
其中,所述智能UI配置平台模块还用于,分别为各种布局方式、各区块、各物料生成唯一性的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41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