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水中氮含量的控制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72694.5 | 申请日: | 202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5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褚衍顺;苏庆林;王功胜;赵恒;张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0 | 分类号: | C21C7/00;C21C7/06;C21C5/34 |
代理公司: | 山东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36 | 代理人: | 杨先凯 |
地址: | 251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水 含量 控制 预测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钢水中氮含量的控制预测方法,控制钢水氧含量在20‑40ppm;目标氮含量=转炉钢水氮含量+钒氮合金增氮量+钢包底吹增氮量+吹氩站底吹增氮量+精炼炉底吹增氮量+精炼炉通电增氮量;钒氮合金增氮量:依据氮元素含量计算;钢包底吹增氮量=放钢时间t1×7ppm;吹氩站底吹增氮量=底吹时间t2×8ppm;精炼炉底吹增氮量=强吹时间t3×8ppm+中吹时间t4×3ppm+软吹时间t5×1ppm;精炼炉通电增氮量=化渣期间通电增氮t6×7ppm+提温期间通电增氮t7×4ppm;实现了钢水氮含量的稳定控制,氮含量的命中率提高了4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水中氮含量的控制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氮是含钒微合金钢中一种十分有效的合金化元素,其与钒具有较强的亲和力,钢中增氮能优化钒的析出,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进而改善钢的强韧性配合,含钒钢中每增加10ppm的氮可提高强度 6 MPa 以上。目前,行业内增氮,主要采用钒氮合金及底吹氮气方式增氮,钢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固定精炼炉的底吹氮气时间,来达到钢水所需氮含量,但由于钢水增氮受冶炼各环节工艺因素控制,导致氮含量波动大,进而导致成品力学性能不稳定,且有不合格品出现,市场亟需开发稳定增氮的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水中氮含量的控制预测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钢水中氮含量的控制预测方法,该控制预测方法适用于转炉-吹氩站-精炼炉的生产流程;
转炉与吹氩站的底吹均采用氮气,精炼炉根据成品要求氮含量选择底吹氮气时间;
转炉放钢根据终点C含量,控制脱氧剂的加入量,确保钢水中的氧含量在20-40ppm之间,确保钢水增氮稳定;
底吹氮气期间的钢水增氮模型:
钢水中的目标氮含量 = 转炉放钢时的炉内钢水氮含量 + 钒氮合金增氮量 + 放钢过程中钢包底吹增氮量 + 吹氩站底吹增氮量 + 精炼炉底吹增氮量 + 精炼炉通电增氮量;
转炉放钢时的炉内钢水氮含量:取值为22-25ppm;
钒氮合金增氮量:依据钒氮合金中的氮元素含量计算;
放钢过程中钢包底吹增氮量=放钢时间t1 min×7ppm;
吹氩站底吹增氮量=底吹时间t2 min×8ppm;
精炼炉底吹增氮量=强吹时间t3 min×8ppm+中吹时间t4 min×3ppm+软吹时间t5 min×1ppm;
精炼炉通电增氮量=化渣期间通电增氮t6 min×7ppm+提温期间通电增氮t7 min×4ppm;
精炼炉进站时底吹氮气,根据钢水增氮模型预测钢水氮含量,当预测的氮含量达到目标氮含量要求后底吹气体切换为氩气,底吹氩气期间钢水增氮不考虑。
优选的,精炼炉为LF精炼炉。
优选的,当转炉钢水的终点C含量<0.05%,脱氧剂硅铝钙的加入量为0.75-0.85Kg/t钢水;
当0.05%≤转炉钢水的终点C含量<0.08%,脱氧剂硅铝钙的加入量为0.65-0.75Kg/t钢水;
当0.08%≤转炉钢水的终点C含量<0.10%,脱氧剂硅铝钙的加入量为0.60-0.65Kg/t钢水;
当0.10%≤转炉钢水的终点C含量,脱氧剂硅铝钙的加入量为0.50-0.60 Kg/t钢水;
下渣炉次在此基础上每炉增加硅铝钙20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26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