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行上下料的建筑行业用灰浆制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70715.X | 申请日: | 202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09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赵耀龙;李亚炜;戴洪明;王爽;刘冲;耿立超;纪春立;赵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16 | 分类号: | B28C5/16;B28C5/08 |
代理公司: | 山东智达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3 | 代理人: | 赵俊华 |
地址: | 1011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 上下 建筑行业 灰浆 制备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行上下料的建筑行业用灰浆制备装置,本发明涉及建筑行业技术领域。该可自行上下料的建筑行业用灰浆制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筒套壳,所述搅拌筒套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平通轴,所述水平通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控制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旋转立轴,所述旋转立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控制电机的内部套设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外表面贯穿旋转立轴并延伸至底部,所述导水管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旋管道,达到了搅拌更加充分目的,也能够更好地清理装置死角处的灰浆材料,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行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行上下料的建筑行业用灰浆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行业的职能主要是对各种建筑材料和构件、机器设备等进行建筑安装活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灰浆是必不可少的材料,灰浆是由水泥、石灰、石膏等胶凝材料加水拌合而成的浆状混合料,用于粉刷或灌缝,通过现场搅拌混合而成的通用防水灰浆具有优异的防水效果,施工方便。现有的灰浆制备装置常常会出现搅拌不充分的现象,极大的影响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在清洗时,附着在装置内壁上的材料常常不易被轻易冲洗掉,装置死角处的材料也不易被清理,导致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行上下料的建筑行业用灰浆制备装置,解决了常常会出现搅拌不充分的现象,极大的影响了装置的工作效率的问题,也解决了在清洗时,附着在装置内壁上的材料常常不易被轻易冲洗掉,装置死角处的材料也不易被清理,导致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自行上下料的建筑行业用灰浆制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筒套壳,所述搅拌筒套壳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卸料门,所述搅拌筒套壳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搅拌筒套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平通轴,所述水平通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控制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旋转立轴,所述旋转立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控制电机的内部套设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外表面贯穿旋转立轴并延伸至底部,所述导水管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旋管道。
优选的,所述螺旋管道的内部开设有喷水孔,所述螺旋管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刮板,所述螺旋管道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钢刷,当控制电机带动旋转立轴转动时,导水管和螺旋管道也随之转动,螺旋管道在转动时向外展开,在搅拌时,螺旋管道本身可以增加搅拌效果,竖直刮板辅助刮落内壁上的材料,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在清洗时,水泵运行使螺旋管道通水,螺旋管道向外张开扩大清洗范围,钢刷随之摆动,刷落内壁与死角处顽固的灰浆材料,增加了清洗效果。
优选的,所述喷水孔内壁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横轴,所述支撑横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外表面,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磁块,当水流通过喷水孔时,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受力向内合并,打破互斥的磁铁的临界状态,磁铁互斥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向外张开,同时第一弹簧受到水的冲力使其收缩,增加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受到的张力,使气囊被支撑鼓起,从而减小喷水孔的直径,使水的流速变大,增加水对内壁的冲力,更好地清洗内壁上附着的灰浆材料。
优选的,所述竖直刮板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凹槽的内部套设有水平刮板,所述第二弹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水平刮板的外表面,在运行过程中,装置不可避免地震动,利用震动时第二弹簧受力伸缩,使水平刮板上下移动,更好地辅助刮落内壁上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07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对在线钢卷秤的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