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电厂锅炉制粉系统出口粉管防堵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68085.2 | 申请日: | 2022-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5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赣能股份有限公司丰城二期发电厂 |
| 主分类号: | B08B9/032 | 分类号: | B08B9/032;B08B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01***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电厂 锅炉 制粉 系统 出口 粉管防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厂锅炉制粉系统出口粉管防堵方法,该系统包括:该方法包括:S01:磨煤机启动;S02:磨煤机运行调节;S03:发现煤火检闪烁时,应缓慢开启对应磨煤机出口辅助风电动门进行吹扫;S04:发现磨煤机出口压力、磨煤机出口煤粉流速、磨煤机入口混合风风量及磨煤机落煤管风量;S05:磨煤机运行时,若磨煤机入口一次风压力低于3KPa时,则须适当开启磨煤机落煤管混合风门;S06:磨煤机停运时,磨煤机入口混合风门开度关到0%,旁路风开度在30%以上;S07:磨煤机正常停运后,须对每根粉管依次吹扫5min。本发明,通过温度测量仪、风速仪、堵管分析模块的结合,能及时发现并判定磨煤机出口粉管的堵管现象,大大提高了机组燃烧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燃烧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火电厂锅炉制粉系统出口粉管防堵方法。
背景技术
电厂制粉系统是电厂的关键系统,是维持电厂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燃烧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制粉系统的作用:原煤斗中存储一部分原煤匀地送人磨煤机,通过磨煤机的撞击、挤压或碾压的作用将原煤磨成煤粉,并在磨煤机内完成干燥、分离后,输送煤粉至炉内燃烧,为锅炉燃烧提供燃料;
目前电厂安装粉管上的风速测量仪长期作用喷咀容易磨损,使得测量不准确,同时因磨风量的大小,对于堵管的判定产生滞后,通过风速测量仪进行测理风速来判定粉管是否存在堵管可靠性得不到保证,严重时可能导致炉膛燃烧恶化,甚至停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电厂锅炉制粉系统出口粉管防堵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电厂锅炉制粉系统出口粉管防堵方法,该方法包括:
S01:磨煤机启动时,入口混合风门开度最大不超过3%,磨煤机落煤管混合风门开度在60%以上,保证磨煤机出口煤粉流速在18-22m/s之间,启动后,注意根据过热度变化情况,缓慢增加入口混合风门开度,及时调整给水,防止管壁超温;
S02:磨煤机运行时,发现出口粉管压力高于同台磨煤机其他粉管压力且出口煤粉流速低于同台磨煤机其他粉管煤粉流速时,应开启对应磨煤机出口辅助风电动门进行吹扫,开启磨煤机出口辅助风电动门时应操作缓慢,禁止一次性全开,开启过程应监视对应区域下水冷壁温度,防止下水冷壁超温;
S03:发现煤火检闪烁时,应缓慢开启对应磨煤机出口辅助风电动门进行吹扫;
S04:发现磨煤机出口压力、磨煤机出口煤粉流速、磨煤机入口混合风风量及磨煤机落煤管风量不正常时,应立即通知维护部处理;
S05:磨煤机运行时,若磨煤机入口一次风压力低于3KPa时,则须适当开启磨煤机落煤管混合风门,保证磨煤机出口煤粉流速在18~22m/s之间;
S06:磨煤机停运时,磨煤机入口混合风门开度关到0%,旁路风开度在30%以上;
S07:磨煤机正常停运后,须对每根粉管依次吹扫5min,非正常停运磨煤机时,不允许吹扫,正常情况下加负荷时间在上午,每日早班人员应提前做好准备,将备用磨煤机每根粉管依次吹扫5min,防止备用期间磨煤机入口混合风门漏量造成管道积粉,启动时燃烧迅速加强造成水冷壁局部超温。
优选的,所述粉管上设置有温度测量仪与风速仪,所述温度测量仪、风速仪分别与堵管分析模块连接。
优选的,通过在所述粉管上安装温度测量仪,进行粉管工质温度的测量。
优选的,通过在粉管上安装风速仪,进行粉管风速的测量,能够与温度测量仪相结合,将相关数据发送给堵管分析模块,利用堵管分析模块能够及时发现并判定磨煤机出口粉管的堵管现象,具体的判定标准为,风速仪测量粉管风速低于20m/s且该粉管工质温度比其它三根粉管温度低10度时,则该粉管存在堵管。
优选的,所述磨煤机用于将原煤磨成煤粉,并完成干燥、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赣能股份有限公司丰城二期发电厂,未经江西赣能股份有限公司丰城二期发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80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