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术中胃管置管套装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67609.6 | 申请日: | 202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5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彭婷;房祥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姜波 |
地址: | 43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术中胃管置管 套装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术中胃管置管套装,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术中胃管置管套装包括引导鞘管以及贯穿引导鞘管并与引导鞘管可拆卸配合的引导条,引导鞘管和引导条均弯曲呈弧形,引导条的一端开设有润滑油注入口,另一端封闭设置且具有圆润尖端,引导条的侧壁开设有与润滑油注入口连通的润滑油流出口。本发明提供的术中胃管置管套装便于穿过食道入口的缝隙,降低对粘膜的损伤,一次到位成功率高,且能够解决引导鞘管内壁润滑不均匀的问题,引导条可自引导鞘管轻松拔除,后续鼻胃管可轻松置入引导鞘管,减少操作时间和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术中胃管置管套装。
背景技术
鼻胃管(nasogastric tube)是一种将食物或者药物经外鼻孔引入胃腔,或者将胃内容物引出体外的一种的常用医用管道。鼻胃管可以在特殊情况下帮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分和食物,也可以在术前用于吸引胃内容物,排空胃腔,降低胃肠压力,为腹腔手术改善条件。鼻胃管一般是由聚氨酯或硅胶材料制成的。规格不同,粗细长短也不同,适用于不同年龄患者。成人外鼻孔距离胃腔长度约55cm。鼻胃管长度可达到105cm。使用过程中鼻胃管容易脱出,应粘贴牢固,防止反复置入和误吸。
鼻胃管置入术是一种通过鼻腔插入导管经咽喉进入食管到达胃部或空肠部,给患者提供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为头颈外科、普通外科及肿瘤内外科等科室因患者无法进食而给予营养的手段。其适应症包括:急性胃扩张;上消化道穿孔或胃肠道有梗阻;急腹症有明显胀气者或较大的腹部手术前等;昏迷患者或不能经口进食者,如口腔疾患、口腔和咽喉手术后的患者;不能张口的患者,如破伤风患者;早产儿和病情危重的患者以及拒绝进食的患者;鼻咽部有癌肿或急性炎症的患者。
鼻胃管置入时的前进动力来源于纵向支撑力以及患者主动的吞咽动作。鼻胃管置入路径中,在咽部位存在近90°弯折,如果咽部组织不能对鼻胃管形成良好的包裹支撑,动力不能沿着鼻胃管轴向传导,就会形成弯折,使得后续进入的鼻胃管盘绕在口腔内,鼻胃管末端不能继续下探到食管内,造成鼻胃管置管困难或失败。患者在清醒且耐受良好的状态下可以通过主动吞咽,将从鼻腔落下的鼻胃管末端通过吞咽动作引入食管。但当患者昏迷或者处于全身麻醉状态时,不能配合主动吞咽,导致鼻胃管置入困难或失败率有所升高。患者昏迷或者全身麻醉时,自主呼吸减弱或消失,通常会被置入气管插管保障通气,气管插管的存在会进一步增加鼻胃管置入时的困难。
全身麻醉是当今最常用的麻醉方式,完整的全身麻醉包括镇静、镇痛、肌肉松弛、记忆缺失等方面。患者意识消失、肌肉松弛后,自主呼吸消失,这时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保障患者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气管插管是患者昏迷或者全身麻醉后将一种特制的导管从患者鼻孔或口腔置入到患者声门、进入气管进行辅助通气或机械通气的手段。全身麻醉或昏迷患者意识消失,不能语言交流,不能主动配合吞咽;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应用肌肉松弛剂后咽部肌肉张力下降,咽部组织可能无法对鼻胃管进行良好的包裹支撑;全身麻醉手术或昏迷患者气管插管后,声门处被气管插管占据,且气管插管套囊压力会传导给食道,食道质软没有支撑,被压迫后会塌陷,造成食道入口处压力增高,阻力增大。以上三个因素是加重全身麻醉或昏迷患者气管插管后鼻胃管置管困难甚至失败的原因。鼻胃管不能达到理想位置,一不能对胃内气体和胃液进行抽吸,阻碍腹腔镜视野,增加手术难度,影响手术进程;二不能对昏迷患者进行胃肠道的营养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76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圣诞球生产用饰品粘贴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保健米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