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提高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供水可靠性的主给水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66282.0 | 申请日: | 2022-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8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曹雷涛;张冀兰;杨加东;蒋勇;刘华;高俊;徐广学;刘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核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21D1/02 | 分类号: | G21D1/02;G21D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 地址: | 200126 上海市中国(上海)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提高 高温 气冷 蒸汽 发生器 供水 可靠性 给水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提高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供水可靠性的主给水系统,包括主给水泵和高压加热器,主给水泵包括第一主给水泵、第二主给水泵和第三主给水泵,第一主给水泵、第二主给水泵和第三主给水泵通过母管为两台蒸汽发生器供水,通过蒸汽发生器的主给水流量调节阀调节蒸汽发生器的给水流量。本发明通过蒸汽发生器的主给水流量调节阀蒸汽发生器的给水流量,主给水泵转速仅作为辅助调节方式,使得备用主给水泵出口母管与运行主给水泵之间无需设置隔离阀和逆止阀,实现了三台主给水泵同时接入出口母管,任意两台主给水泵运行时,剩余一台主给水泵备用,提高了主给水系统供水可靠性,减少了非计划停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温气冷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高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供水可靠性的主给水系统。
背景技术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主给水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向蒸汽发生器提供额定压力、流量的给水,同时可提供给水加热、给水再循环功能。给水进入蒸汽发生器将一回路热量导出,是保证电站安全运行的关键系统。
目前国内建设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采取“双堆带一机”,如图1所示,其主给水系统设置三台主给水泵,分别为第一主给水泵、第二主给水泵和第三主给水泵,其中,第一主给水泵和第二主给水泵分别对应一台蒸汽发生器,第三主给水泵为备用主给水泵,利用第三主给水泵为第一主给水泵或第二主给水泵提供备用。第三主给水泵与第一主给水泵、第二主给水泵的出口母管之间设置隔离阀,由于当前设计主要使用调节主给水泵转速的方式来控制进入每一台蒸汽发生器的给水流量,需要分别控制进入两台蒸汽发生器的给水流量,所以第三主给水泵仅能为其中一台主给水泵提供备用,若无备用的运行主给水泵出现故障,则对应的反应堆将紧急停堆。另外,因一台高压加热器对应一台蒸汽发生器,若高压加热器故障,则其对应的蒸汽发生器将承受很大的温度冲击,不利于蒸汽发生器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提高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供水可靠性的主给水系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提高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供水可靠性的主给水系统,包括:
主给水泵,所述主给水泵包括第一主给水泵、第二主给水泵和第三主给水泵,所述第一主给水泵、所述第二主给水泵和所述第三主给水泵的出口端同时接入母管,所述第一主给水泵、所述第二主给水泵和所述第三主给水泵通过所述母管为两台蒸汽发生器供水,通过所述蒸汽发生器的主给水流量调节阀调节所述蒸汽发生器的给水流量;
高压加热器,所述高压加热器设置在所述主给水泵和所述蒸汽发生器之间,用于加热给水,所述高压加热器包括第一高压加热器和第二高压加热器,所述第一高压加热器和所述第二高压加热器的出口管线之间联通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给水泵、所述第二主给水泵和所述第三主给水泵中任意两台主给水泵运行时,其余一台主给水泵备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压加热器和所述第二高压加热器的出口端管线之间通过联通管线联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联通管线上设置第一阀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压加热器和所述第二高压加热器互相备用,当所述第一高压加热器或所述第二高压加热器故障时,开启所述第一阀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第一蒸汽发生器和第二蒸汽发生器,所述第一高压加热器和所述第二高压加热器分别为所述第一蒸汽发生器和所述第二蒸汽发生器提供给水时,所述第一阀门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压加热器和所述第二高压加热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母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所述主给水泵的转速辅助调节所述所述蒸汽发生器的给水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核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能核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62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