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中控显示屏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64915.4 | 申请日: | 2022-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4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城;赵旭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金含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显示屏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1.一种车辆中控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车辆上电,判断中控显示屏是否满足屏幕移动条件;
响应于满足所述屏幕移动条件,所述中控显示屏处于迎宾模式,接收所述车辆的乘坐信号,并确定所述乘坐信号的接收顺序;
基于所述接收顺序控制所述中控显示屏执行迎宾动作;
响应于所述迎宾动作执行完毕,控制所述中控显示屏移动至初始位置并切换为常规行车模式;
其中,所述初始位置为车辆上电前所述中控显示屏所处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娱乐模式切换指令,控制所述中控显示屏由常规行车模式切换为娱乐模式并关闭所述中控显示屏的车辆控制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显示屏包括位于车辆前排的第一显示屏和位于车辆后排的第二显示屏;
所述基于所述接收顺序控制所述中控显示屏执行迎宾动作,包括:
响应于先接收到车辆前排的乘坐信号,根据所述接收顺序确定所述车辆前排的全部前排座位的乘坐信号的第一先后顺序,根据所述第一先后顺序确定所述迎宾动作的第一执行方向,并根据所述第一执行方向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屏执行迎宾动作;或者,
响应于先接收到车辆后排的乘坐信号,根据所述接收顺序确定所述车辆后排的全部后排座位的乘坐信号的第二先后顺序,根据所述第二先后顺序确定所述迎宾动作的第二执行方向,并根据所述第二执行方向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屏执行迎宾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迎宾动作包括:
根据预设的第一移动轨迹移动所述中控显示屏,并记录所述中控显示屏的第一移动距离;
在移动期间控制所述中控显示屏进行横竖屏切换并播放转场动画;
响应于所述第一移动距离到达预设的迎宾距离,控制所述中控显示屏根据预设的转动动作进行转动并播放迎宾动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接收到娱乐模式切换指令,控制所述中控显示屏由常规行车模式切换为娱乐模式并关闭所述中控显示屏的车辆控制功能,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娱乐模式切换指令,根据预设的第二移动轨迹移动所述中控显示屏,并记录所述中控显示屏的第二移动距离;
在移动期间控制所述中控显示屏进行横竖屏切换并播放转场动画;
响应于所述第二移动距离到达预设的使用距离,识别乘坐于所述副驾驶位用户的身份信息;
响应于在存储器中检测到所述身份信息,确定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屏幕姿态信息,基于所述屏幕姿态信息调节所述中控显示屏的屏幕姿态;或者,
响应于未在存储器中检测到所述身份信息,获取默认屏幕姿态信息,基于所述默认屏幕姿态信息调节所述中控显示屏的屏幕姿态;
响应于屏幕姿态调节完毕,关闭所述中控显示屏的所述车辆控制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车辆下电,控制所述中控显示屏移动到初始位置;或者,
响应于接收到一键归位指令,控制所述中控显示屏移动到初始位置;或者,
响应于接收到语音归位指令,控制所述中控显示屏移动到初始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移动条件包括:车辆状态条件和所述中控显示屏的当前状态条件。
8.一种车辆中控显示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车辆上电,判断中控显示屏是否满足屏幕移动条件;
接收顺序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满足所述屏幕移动条件,所述中控显示屏处于迎宾模式,接收主驾驶位和副驾驶位的乘坐信号,并确定所述乘坐信号的接收顺序;
动作执行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接收顺序控制所述中控显示屏执行迎宾动作;
模式切换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迎宾动作执行完毕,控制所述中控显示屏移动至初始位置并切换为常规行车模式;
其中,所述初始位置为车辆上电前所述中控显示屏所处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491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