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纳米复合型宽频谱电磁屏蔽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64082.1 | 申请日: | 202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0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凡;曾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凤鸣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德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2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25800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复合型 宽频 电磁 屏蔽 电缆 | ||
本发明涉及电磁屏蔽电缆领域的一种碳纳米复合型宽频谱电磁屏蔽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包括设置在最外层的外部硅橡胶保护层,所述外部硅橡胶保护层的内侧配合设置有复合纤维编织屏蔽层,所述复合纤维编织屏蔽层的内部设置有复合纤维薄膜屏蔽层,所述复合纤维薄膜屏蔽层的内部配合设置有内部硅橡胶保护层,所述内部硅橡胶保护层的内侧配合设置有若干组导线,每根单独的导线由若干根细铜丝绞合而成,所述导线与导线之间绞合在一起设置,每个导线的外周绕白有绝缘层;该发明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提高屏蔽线缆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解决目前屏蔽层材料的屏蔽性能差,带宽窄,密度高,耐腐蚀性差的缺点;可适用于需要消除高频干扰的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涉及一种电磁屏蔽电缆。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行业是中国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随着中国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汽车业以及造船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未来电线电缆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018-2026 年全球电线电缆市场年复合增率约为 4.1%, 预计到 2026 年全球电线电缆市场需求将达到 2359 亿美元;从全球来看,互联网、电信业、交通运输以及住宅和商业部门等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大正在推动全球电线电缆市场持续发展;同时,快速的城市化和全球人口的增加提高了这些地区的需求,从而为全球电线电缆市场提供了多重机遇。
电缆的种类很多,其中一种是屏蔽电缆,屏蔽电缆通常是指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中仍然具备高品质传输性能的信号传输线,屏蔽电缆具有两层含义,第一是:屏蔽来自内部信号电流引起的电磁辐射,杜绝信息泄露;第二是:屏蔽来自于外部电磁场对信号传输的影响,特别是动力电缆的工频干扰。屏蔽电缆在航空航天、高铁机车、5G 移动通信、工控中心、军事保密通信、雷达站等场合有重要的应用。
目前的屏蔽电缆结构中,起屏蔽作用的是编织金属网或金属箔,通过有效接地,它们能够对高频电磁波有很强的反射和衰减,但是,在实际施工时,很容易造成接地不良,因而导致其性能反而远不如非屏蔽系统,在很多实际应用场合,通信电缆不得不与动力电缆同时配置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在设备启停过程中,动力电缆中电流的巨大变化会诱发强的电磁辐射;由于这种电磁辐射的频率低,金属材料的屏蔽效果很差,从而对通信电缆的信号传输产生显著影响;而对于不依赖接地措施,而且能够同时屏蔽高频与低频电磁干扰的电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当前电缆行业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碳纳米复合型宽频谱电磁屏蔽电缆,该发明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提高屏蔽线缆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解决目前屏蔽层材料的屏蔽性能差,带宽窄,密度高,耐腐蚀性差的缺点;可适用于需要消除高频干扰的场合。
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碳纳米复合型宽频谱电磁屏蔽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包括设置在最外层的外部硅橡胶保护层,所述外部硅橡胶保护层的内侧配合设置有复合纤维编织屏蔽层,所述复合纤维编织屏蔽层的内部设置有复合纤维薄膜屏蔽层,所述复合纤维薄膜屏蔽层的内部配合设置有内部硅橡胶保护层,所述内部硅橡胶保护层的内侧配合设置有若干组导线,每根单独的导线由若干根细铜丝绞合而成,所述导线与导线之间绞合在一起设置,每个导线的外周绕白有绝缘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发明提供一种碳纳米复合型宽频谱电磁屏蔽电缆,可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提高屏蔽线缆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解决目前屏蔽层材料的屏蔽性能差,带宽窄,密度高,耐腐蚀性差的缺点;可适用于需要消除高频干扰的场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复合纤维编织屏蔽层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同时能够提高屏蔽效果;所述复合纤维编织屏蔽层为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基纤维编织屏蔽层,该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基纤维编织屏蔽层设置三层并分别包括复合外侧屏蔽层、复合中间屏蔽层和复合内侧屏蔽层;所述复合外侧屏蔽层、复合中间屏蔽层和复合内侧屏蔽层编织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凤鸣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凤鸣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40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魁茶萎调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变扩张比火箭发动机喷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