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气污染防治用自清洁空气过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264071.3 | 申请日: | 2022-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8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 发明(设计)人: | 黎丽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海阳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6/10 | 分类号: | B01D46/10;B01D46/681 |
| 代理公司: | 邯郸泽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69 | 代理人: | 张萍 |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气污染 防治 清洁 空气 过滤 装置 | ||
1.一种大气污染防治用自清洁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支撑组件、两个滤板和两个清洁机构;
外壳沿前后方向设置,外壳围出用于过滤空气中粉尘的过滤通道;
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过滤通道内的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朝向外壳的两侧均铰接有支架,两个支架朝向外壳的一端均铰接有第二连接件;一个第二连接件可前后滑动地连接于外壳;另一个第二连接件连接有封堵结构,以封堵该第二连接件与外壳之间的空隙;
两个滤板分别竖直设置于两个支架的前方;滤板的两个竖向边缘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铰接于第一连接件;第二端铰接于第二连接件;在水平投影上,连接于同一个第二连接件的支架和滤板始终平行;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还设有上限位块,上限位块可相对外壳左右滑动,上限位块与第一连接件之间的距离大于上限位块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距离;上限位块的后端设有插装于支架的第一竖杆;上限位块的前端设有插装于滤板的第二竖杆;以在第一连接件受力时,支架和滤板分别绕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转动;此时滤板与支架之间的垂直距离减小;
两个清洁机构分别设置于两个滤板;清洁机构包括刮板、调节结构和驱动结构;刮板竖直设置于滤板的前方;刮板可沿左右方向也可沿前后方向移动;调节结构配置成在滤板与支架之间垂直距离减小时,使刮板快速靠近滤板至二者抵接;驱动结构配置成在滤板与支架之间垂直距离减小时,使刮板从第二端向第一端移动;
调节结构包括安装杆、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调节轮,安装杆可前后移动且可左右移动地设置于滤板;刮板固定安装于安装杆;第一调节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架,另一端与调节轮摩擦传动,第二调节杆的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安装杆;另一端始终与调节轮摩擦传动;调节轮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且可左右移动地安装滤板;
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盘、伸缩杆和驱动杆;伸缩杆水平设置于支架与滤板之间;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架,另一端摩擦传动连接于驱动盘;驱动盘可转动地安装于滤板;驱动杆与驱动盘摩擦传动,安装杆可前后移动滑动地安装于驱动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污染防治用自清洁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滤板上端设有滑轨,调节轮可滑动地设置于滑轨内;安装杆上设有滑槽,第二调节杆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气污染防治用自清洁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调节杆与滑槽之间设有弹簧,弹簧使第二调节杆始终与调节轮摩擦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大气污染防治用自清洁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件的后方连接有复位压簧,复位压簧的另一端连接于外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气污染防治用自清洁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封堵结构包括前后对称的两个导流板,导流板的一端铰接于第二连接件,导流板的另一端可前后滑动地设置于外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气污染防治用自清洁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底壁上设有集灰坑,集灰坑位于第一连接件的正前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气污染防治用自清洁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组件设有两组,分别位于滤板的上下两侧,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下方还固定连接于有下限位块;下限位块可左右移动地连接于外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大气污染防治用自清洁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清洁机构中包括两个调节结构和两个驱动结构;两个调节结构分别设置于滤板的上下两侧;两个驱动结构也分别设置于滤板的上下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海阳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海阳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40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无极调节平衡重的叉车
- 下一篇:一种调节含氢非晶碳薄膜带隙宽度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