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测量焊接接头腐蚀的二维阵列丝束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61855.0 | 申请日: | 2022-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61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向勇;丁宏鑫;颜开;任嘉睿;张世鑫;马荣辉;时永豪;王伟;闫伟;姚二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2 | 分类号: | G01N17/02;G01N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乐 |
地址: | 1022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测量 焊接 接头 腐蚀 二维 阵列 丝束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二维阵列丝束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束电极中微电极的排布具有二维阵列结构;
所述丝束电极在横向上,依次设置有焊缝区微电极组、热影响区微电极组、母材区微电极组;
所述热影响区微电极组的列数大于等于3列。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束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阵列丝束电极为用于测量焊接接头区域的丝束电极;
所述焊接接头区域包括焊缝区、热影响区和母材区中的一个或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束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缝区微电极组对应焊接接头区域的焊缝区;
所述热影响区微电极组对应焊接接头区域的热影响区;
所述母材区微电极组对应焊接接头区域的母材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束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影响区微电极组中至少有1列微电极对应焊接接头区域中热影响区中的粗晶区;
所述热影响区微电极组中至少有1列微电极对应焊接接头区域中热影响区中的细晶区;
所述热影响区微电极组中至少有1列微电极对应焊接接头区域中热影响区中的部分相变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束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具体为测量腐蚀情况;
所述丝束电极的横向方向与所述焊接接头的垂直方向相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束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缝区微电极组具有m1×n1阵列,其中,m1为行数,n1为列数;
所述2≤m1≤20,1≤n1≤3;
所述热影响区微电极组具有m2×n2阵列,其中,m2为行数,n2为列数;
所述2≤m2≤20,1≤n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束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材区微电极组的列数大于热影响区微电极组的列数;
所述母材区微电极组具有m3×n3阵列,其中,m3为行数,n3为列数;
所述2≤m3≤20,4≤n3≤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束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缝区微电极组的面积为1×1mm2;
所述热影响区微电极组的面积为1×1mm2;
所述母材区微电极组的面积为4×1mm2;
所述二维阵列丝束电极还包括环氧树脂、导线和模具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微电极的材质包括钢、铝和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二维阵列丝束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线切割的方式获得各区域的微电极结构,获得丝束电极原材料;
(2)对上述步骤得到的丝束电极原材料按照相应的区域设置,利用环氧树脂进行电极的密封,得到二维阵列丝束电极。
10.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二维阵列丝束电极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二维阵列丝束电极在测量焊接接头腐蚀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18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