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不锈钢中元素含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60202.0 | 申请日: | 2022-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41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高业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7 | 分类号: | G01N21/67;G06T11/20;G06F16/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自由贸易试验***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不锈钢 元素 含量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检测不锈钢中元素含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辉光放电光谱仪测量的待测元素在各时刻的电信号强度值;根据预先建立待测元素的标准工作曲线确定各时刻的电信号强度值对应质量分数以及对应的目标标准件;根据各时刻与对应的目标标准件的溅射速率获取待测元素在各时刻形成的束斑的深度;建立各时刻对应的质量分数与束斑的深度的关系。由于待测物体是不锈钢,标准件也采用的是不锈钢,因此,可以尽可能地避免因基体效应导致获取的元素的含量不准确,并且根据预先建立的标准件中的待测元素的标准工作曲线获得了待测不锈钢中待测元素在各深度时对应的质量分数,实现了对待测元素的较精确地定量化分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不锈钢中元素含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辉光放电光谱仪由于其检测速度快、测量范围广、检出限低和精度高等特点,在钢铁冶金,材料表面分析,氧化与腐蚀,半导体样品等领域应用日益广泛。
不锈钢材料经过特殊处理如离子辐照,可能引入重金属元素杂质,当用户使用重金属元素超标的不锈钢,则对用户的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定量化分析这些杂质的含量分布对于研究离子辐照效应具有重大意义。
辉光放电光谱仪测定不锈钢中常见元素C、Si、Mn、P、S、Cr、Ni、Cu、AI、Co、Mo、V、Ti、Nb含量的相关标准及方法已存在,含有这些元素的标准件也很常见,但不锈钢中重金属元素(如Ce、Nd、Ag)的标准缺乏,标定方法尚未统一。现有技术一般是直接使用配套软件数据库参数,或调用其他合金中该元素的标定参数,由于基体效应使获得的不锈钢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不准确。实际中,当用户使用重金属元素超标的不锈钢,则对用户的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对不锈钢中元素含量进行较精确的定量分析是本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不锈钢中元素含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用于对不锈钢中元素含量进行较精确的定量分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不锈钢中元素含量的方法,包括:
确定待测不锈钢中的待测元素;
获取辉光放电光谱仪测量的所述待测元素在各时刻的电信号强度值;
根据预先建立所述待测元素的标准工作曲线确定各所述时刻的所述电信号强度值对应质量分数以及对应的目标标准件;其中,所述标准工作曲线用于表征各标准件的所述电信号强度值与所述质量分数的关系,所述标准件为不锈钢;
根据各所述时刻与对应的所述目标标准件的溅射速率获取所述待测元素在各所述时刻形成的束斑的深度;
建立各所述时刻对应的所述质量分数与所述束斑的深度的关系以获取在各所述深度时所述待测元素的所述质量分数。
优选地,所述标准件为多个,所述标准件中包含所述待测元素且各所述标准件中的所述待测元素的含量不同。
优选地,获取当前标准件的所述溅射速率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标准件的各所述元素的物理参数;其中,所述物理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当前标准件的密度值、各所述元素的质量分数;
通过所述辉光放电光谱仪激发所述标准件以便于在所述当前标准件的表面形成所述束斑;
获取多次测定所述束斑的深度值及直径,并获取平均深度值和平均直径;
根据所述平均深度值、所述平均直径值、溅射时间获取所述当前标准件的所述溅射速率。
优选地,获取当前元素的所述标准工作曲线包括:
获取所述辉光放电光谱仪多次测量所述当前标准件中所述当前元素的所述电信号强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02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深度调峰的一次风粉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二次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