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样器止荡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55773.5 | 申请日: | 2022-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36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旺;布如源;李国刚;王洪超;赵晟;曹开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宇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121 | 代理人: | 汪学品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样 器止荡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海洋调查装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取样器止荡设备,解决了当取样器来到甲板以后,海况差时,取样器会晃动,十分危险,不能对取样器进行固定,不便于实际使用的问题,其包括甲板、机架、取样器和吊绳,机架固定安装于甲板上,取样器位于甲板的上方,取样器和机架通过吊绳连接,甲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止荡箱,止荡箱分别位于取样器的两侧,止荡箱为顶端开口的空腔结构,取样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环,取样器的两侧分别设有止荡绳,止荡绳的一端设有与连接环相配合的锁死卡接组件,止荡绳的另一端与位于止荡箱内的缠绕套固定连接,缠绕套内设有第一转盘;消耗取样器的动能,达到了止荡的目的,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调查装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取样器止荡设备。
背景技术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海洋环境复杂多变,受风、浪、涌、流等因素影响,海面起伏不定,给海上调查增添了客观难度,因此相对于陆地调查,海洋调查在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止荡工作是海洋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在海上收放重物时,重物随船舶载体起伏摆动,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磕碰,给人员、设备安全带来损失,所以有必要对重物采取必要的止荡工作,保持收放过程的相对稳定,提高作业安全性。
例如,在传统海洋调查的地质取样中,沉积物取样器通常在几十千克至数吨不等,在取样器进出甲板时应采取止荡措施。现有止荡方法为人工牵引止荡,此方法对调查人员的经验、技能要求较高,尤其是恶劣海况下,操作者必须时刻关注取样器摆动,采取必要止荡动作,稍有不慎则会导致取样器处于失控状态,给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带来危险。提高海洋调查操作的无人化,减少人员直接参与危险环境的程度,可有效提高海洋调查的安全性,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止荡设备,探索新的止荡方法,应用到现代海洋调查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取样器止荡设备,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当取样器来到甲板以后,海况差时,取样器会晃动,十分危险,不能对取样器进行固定,不便于实际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取样器止荡设备,包括甲板、机架、取样器和吊绳,所述机架固定安装于甲板上,取样器位于甲板的上方,取样器和机架通过吊绳连接,所述甲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止荡箱,止荡箱分别位于取样器的两侧,止荡箱为顶端开口的空腔结构,取样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环,取样器的两侧分别设有止荡绳,止荡绳的一端设有与连接环相配合的锁死卡接组件,止荡绳的另一端与位于止荡箱内的缠绕套固定连接,缠绕套内设有第一转盘,第一转盘和缠绕套通过第一阻尼旋转机构连接,止荡箱上设有与第一转盘相配合的止荡绳旋转收紧机构,止荡箱内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部套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滚轮,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与止荡箱的内壁连接,止荡箱内设有支撑座,支撑座的一侧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二滚轮,第二滚轮和第一滚轮分别位于止荡绳的两侧,止荡箱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贯穿支撑座,支撑座远离第二滚轮的一侧设有第一活动板,第一活动板和支撑座通过弹性压缩件连接,第一活动板远离支撑座的一侧设有第二转盘,第二转盘的外部套设有凸轮,第二转盘和凸轮通过第二阻尼旋转机构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盘通过同步旋转传动单元连接。
优选的,所述同步旋转传动单元包括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二转盘两侧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一端和止荡箱的内壁通过第二轴承连接,第二转轴的外部套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链轮,第一转轴的外部套设有两个固定连接的第二链轮,第二链轮和第一链轮通过第一链条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压缩件包括两个设置于支撑座和第一活动板之间的伸缩杆,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座和第一活动板固定连接,伸缩杆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第一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座和第一活动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尼旋转机构包括若干设置于第一转盘上的第一滑块,缠绕套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卡槽,第一转盘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的一端位于第一滑槽内,第一滑块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卡槽内,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的内壁通过第二压缩弹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未经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557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