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热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层压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48261.6 | 申请日: | 202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9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黄辉志;刘刚;王德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迪弗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02 | 分类号: | B32B17/02;B32B17/12;B32B27/04;B32B27/30;B32B27/36;B32B37/06;B32B37/10;B32B38/08;C08L67/06;C08L101/00;C08L99/00;C08L25/06;C08L31/04;C08L67/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陈家强 |
地址: | 635213 四川省德***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不饱和 聚酯 玻璃纤维 层压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层压板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隔热绝缘材料技术领域,其中,隔热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层压板的组分按重量份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树脂50~80份、低收缩剂20~50份、面粉30~100份、阻燃填料30~100份、引发剂0.5~2份、阻聚剂0.001~1份、脱模剂3~5份、增稠剂0.01~2份及玻璃纤维毡200~260份。面粉在吸水后发泡,具有良好的隔热作用;隔热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层压板,具有密度低,导热系数低、绝缘电阻高且压缩强度(抗压强度)高的特点。面粉是可降解材料,有利于产品服役期满后的生物降解,符合环保理念,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热绝缘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热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层压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隔热材料分为多孔隔热材料、热反射隔热材料和真空隔热材料三类。多孔隔热材料利用材料本身所含的孔隙隔热,多孔隔热材料的空隙内的空气或惰性气体的导热系数很低,如泡沫材料、纤维材料等,导热系数≤0.35W/(m·K),这类隔热材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软,抗压强度低;热反射隔热材料具有很高的反射系数,能将热量反射,如金、银、镍、铝箔或镀金属的聚酯、聚酰亚胺薄膜等,其特点是:无法用于接触情况下的隔热;真空隔热材料是利用材料的内部真空达到阻隔对流来进行隔热的,其特点是:抗压强度低。
模具因隔热要求材质需满足一低两高的条件,即导热系数低、抗压强度高和电绝缘。目前利用有机高聚物的低导热特性,制作的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层压板,具有以下特点:密度1.8~2.0g/cm3,导热系数0.6~0.7w/(m·k),压缩强度300~400MPa,绝缘电阻1×1012Ω,其强度虽好但导热系数较高,隔热效果较差。
目前,为了提高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层压板的隔热效果,在生产中加入玻璃空心微珠,但是,玻璃空心微珠在高速分散和高压成型时,容易被压破,所做的产品质量极不稳定,具体的体现为:在玻璃空心微珠的破碎率高时,产品的导热系数几乎与传统碳酸钙填料的导热系数相当;在玻璃空心微珠破碎率低或者没有破碎时,产品的导热系数虽能够达到0.3~0.35 w/(m.k),但压缩强度(抗压强度)低,仅为150MP左右。
随着塑料成型及许多电气设备在高温环境的应用,迫切需要一种导热系数低同时又绝缘且抗压强度高的板材(一低两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热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层压板及其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导热系数低同时又绝缘且抗压强度高的板材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热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层压板,其组分按重量份包括:
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树脂50~80份;
低收缩剂20~50份;
面粉30~100份;
阻燃填料30~100份;
引发剂0.5~2份;
阻聚剂0.001~1份;
脱模剂3~5份;
增稠剂0.01~2份;及
玻璃纤维毡200~260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粉包括淀粉类面粉和/或纤维素类粉末。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粉包括小麦面粉和/或玉米面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脱模剂包括硬脂酸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稠剂包括氧化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迪弗电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迪弗电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482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