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皮质骨髂骨块专用取骨和植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46437.4 | 申请日: | 202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29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肖宇翔;唐若夫;赵腾飞;刘超;吴琼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46 | 分类号: | A61F2/46;A61F2/4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汇和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75 | 代理人: | 吴琰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质 髂骨 专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带皮质骨髂骨块专用取骨和植骨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骨刀,另一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有敲击组件,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限深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相互平行的取骨刀,在取骨时调节至影像学预估的尺寸和精准限制凿骨深度,使两个骨刀一次凿骨既可平行垂直截出髂骨块的两面后,可通过普通的摆刀从两个限位板之间的摆刀导向槽通道截取出髂骨块第三面,通过此种方式截取出具有上下面和一侧面具备带皮质骨髂骨块,并在取骨过程中增大髂骨的受力面积和受力精准,避免小块的髂骨块飞溅,并在取骨结束后,可直接使用本发明完成植骨手术,使得本发明一次性即可完成取骨和植骨手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医疗领域,具体涉及带皮质骨髂骨块专用取骨和植骨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骨科进行自体骨移植术时,髂骨是最为常见的供区,这是基于髂骨能提供的自体骨较大,并且髂骨取骨后对整个骨盆稳定性影响不大,因此髂骨又被成为人体的骨骼库。而脊柱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颈椎,胸椎,腰椎)是目前最常用的脊柱融合术,临床效果有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椎体间结构性植骨的金标准是带皮质骨髂骨块植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取骨步骤大都采取,先在手术前利用影像学预估所需植骨块尺寸,而后利用骨刀截取大于预估尺寸的髂骨块,最后修整成合适尺寸形状后将髂骨植入椎体间隙,而在此过程中现有技术存在以下几种问题;1)无法准确取出影像学预估所需的骨块尺寸,通常取较大的骨块后,进行修整;2)现有技术中骨刀一般需要反复多次敲击,因此容易导致小块的髂骨飞溅,影响取骨精度,3)缺乏髂骨块专用植骨工具,植骨过程中可能导致松质骨压缩,皮质骨损伤,从而影响髂骨块的结构完整性,影响结构植骨的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中提出了带皮质骨髂骨块专用取骨和植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髂骨取骨过程中髂骨块的取用不精准,且容易导致小块的髂骨飞溅以及消毒不完善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设置两个相互平行的取骨刀,在取骨时可精准的调节至影像学预估的尺寸,并在取骨过程中增大髂骨的受力面积和受力精准,避免小块的髂骨块飞溅,并在取骨结束后,可直接使用本发明完成植骨手术,使得本发明一次性即可完成取骨和植骨手术,避免了传统手术时取出髂骨修正,导致松质骨压缩,皮质骨损伤等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带皮质骨髂骨块专用取骨和植骨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骨刀,另一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有敲击组件,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限深组件,两个所述骨刀之间设有一减震组件,所述限深组件包括转动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的套筒,所述套筒上套设有支撑板,所述套筒与所述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套筒上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设有禁锢旋钮,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设有至少一个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贯穿所述连接板,且所述滑动板上固定设有一限深板,所述滑动板上设有距离刻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一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骨刀上的滑块,所述滑块内设有螺纹孔,所述滑块与开设在所述连接板一端面的滑槽滑动连接,且一所述滑槽内开设有摆刀导向槽,所述摆刀导向槽处的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宽度数显刻度,一所述滑块上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摆刀导向槽内。
优选地,所述滑槽内转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对称设有两组旋向相反的螺牙,所述螺杆两侧分别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一侧设有转动旋钮,另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定位旋钮。
优选地,所述敲击组件包括撞击杆,所述撞击杆滑动设置在开设在所述连接杆一侧的撞击腔内,所述撞击杆上固定设有撞击头,所述撞击头与所述连接杆一端面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所述撞击头上设有一受力板。
优选地,所述撞击头上开设有滚动槽,所述滚动槽内滚动设有半球体,所述半球体与所述受力板连接,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设有环形杆,所述环形杆上设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杆与所述环形板摆动连接,且所述环形板与所述受力板通过多个圆周设置的缓冲弹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464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