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神经网络的违禁品位置探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40107.4 | 申请日: | 202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1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凌云;张伟;李鹏飞;范晓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佳发安泰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00 | 分类号: | G06V20/00;G06V10/22;G06V10/25;G06V10/774;G06V10/8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付婧 |
地址: | 610046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神经网络 违禁品 位置 探测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违禁品位置探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根据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形成感应区域,所述感应区域包含区域位置标识;当待检测目标通过所述感应区域时,获取待检测目标的特征数据;将特征数据输入预训练的第一神经网络模型,得到待检测目标中是否包含违禁品的探测结果;当待检测目标包含违禁品时,将特征数据输入预训练的第二神经网络模型,得到探测的违禁品在感应区域内的位置。其中,违禁品包括手机、智能手表、对讲机等电子设备以及管制刀具的一种或多种。该方法基于预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不仅可以探测出待检测目标是否包含违禁品,还可以识别出违禁品的位置,大大提高了违禁品探测的准确度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违禁品位置探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人们很容易使用电子设备进行通话、录音、拍照、拍摄视频等,这些具有录音、拍摄功能的电子设备在提升人们生活便利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信息泄露的风险。在重要场所或秘密环境中,携带或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录音笔、摄像机等,会造成场所内的秘密信息泄露。为了有效的降低涉密场所内由于电子设备而引发的信息泄露,需要在涉密场所外有效探测电子设备。传统的人工排查方法不但效率低,而且容易造成对被检查人群的“冒犯”。对于排队入场的考生或者参加具有保密等级的与会人员,快速准确而且不失礼貌的进行违禁品检测是尤为必要的。
例如,目前对手机的探测,较为广泛采用的三种探测方法包括:手机信号探测法、半导体非线性结点探测法和磁性检测法。其中,手机信号探测法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无法精确到携带手机的个人,并且对处于关机状态的手机也没有检测能力。半导体非线性结点探测法理论上可以检测到含有半导体器件的设备,但是由于很多微小金属物品也会表现出半导体非线性结点的特征,因此这一类检测方法的准确程度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磁性检测法主要以手机内部的磁性物质作为检测特征,因此这一类检测方法在技术上很难排除磁性饰品的干扰,误报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违禁品位置探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违禁品位置探测方法,包括:
根据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形成感应区域,所述感应区域包含区域位置标识;
当待检测目标通过感应区域时,获取待检测目标的特征数据;
将特征数据输入预训练的第一神经网络模型,得到待检测目标中是否包含违禁品的探测结果;
当待检测目标包含违禁品时,将特征数据输入预训练的第二神经网络模型,得到探测的违禁品在感应区域内的位置。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根据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形成感应区域之后,还包括:
计算感应区域的边长信息,根据感应区域的边长信息以及预设的区域划分规则,将感应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
为每个子区域添加区域位置标识。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当待检测目标通过感应区域时,获取待检测目标的特征数据,包括:
当待检测目标通过感应区域时,通过接收线圈获取发射线圈辐射的电磁信号和待检测目标辐射的电磁信号的叠加信号;
通过模数转换器对叠加信号进行量化,并提取量化后数据的频率信息、相位信息以及幅度信息;
将频率信息、相位信息、幅度信息以及频率、相位、幅度的组合信息作为待检测目标的特征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佳发安泰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佳发安泰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401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