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信息稀疏情形的混频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238794.6 | 申请日: | 2022-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9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崇辉;陈思博;王永恒;苏为华;周家敏;苏田恬 | 申请(专利权)人: | 之江实验室;浙江工商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6/22 | 分类号: | G06F16/22;G06F16/2455;G06F16/25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孙孟辉;杨小凡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信息 稀疏 情形 混频 预测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稀疏情形的混频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通过构建多输入混频数据存取工具包,整合不同类型数据信息;制定信息稀疏水平判断规则以及指标频率转化目标;若指标信息稀疏水平无法满足指标频率转化要求,则对指标集进行插值处理,直至达到频率转化要求,形成分析指标集;混合不同模型开展预测,利用AIC信息准则形成预测结果;存储预测结果,并转化为形状数据,并通过可视化技术进行展示。本发明解决了混频预测分析中因低频指标观测数量过少,导致无法得到准确结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信息稀疏的数据预测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信息稀疏情形的混频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经济及其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预测分析系统的信息输入日趋多元化、复杂化。在复杂信息输入条件下,由于不同数据采集系统(如设备传感器、信息感知器、统计调查等)更新频率、更新时间不一致,经常会面临多频率数据输入问题。而对于冷启动情形,更新频率较低的数据采集系统(如统计调查)则难以提供信息稠密度符合分析要求的数据,即出现信息稀疏问题。
这类信息稀疏问题普遍存在于各类冷启动预测分析系统当中,如新建通讯基站载荷预测系统、新建医院访问人流量预测系统、普查期内高频经济预测分析系统等。
传统预测分析系统在处理此类存在信息稀疏问题的预测工作中,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困难。例如,观测数量过少,无法满足关键统计假设;指标信息量过低,导致传统数据分析系统无法准确预测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长面板数据处理的同时,提高在高维数据分析中对稀疏信息进行预测的精度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信息稀疏情形的混频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对混频数据进行解析,整合不同类型数据;
步骤S2、构建信息稀疏度准则并确定频率转化目标,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根据用户检索数据,获得分析数据矩阵;
步骤S22、设置信息稀疏度
步骤S23、设置信息稀疏度准则
步骤S3、对时间序列频率使用三次样条插值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对不满足稀疏度准则
步骤S4、混合不同模型,对分析数据集D开展预测,利用赤池信息准则形成预测结果;
步骤S5、对预测结果进行展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根据数据接入特征,构建结构化数据存储规范,解析不同文件,得到不同数据接入信息;
步骤S12、设计内存指针,为不同数据接入信息划分存储区域;
步骤S13、确认数据索引位置,根据数据索引建立数据资料关联;
步骤S14、设置索引检索规则,使未检索到的观测值为NA,形成结构化数据库。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提取原始数据,获取特定区间的低频时间序列数据指标,将特定区间划分为子区间,每个子区间满足三次样条方程;
步骤S32、计算子区间每个数据节点的步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之江实验室;浙江工商大学,未经之江实验室;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387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货车自动装车设备
- 下一篇:一种矿山输运装置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